第07版:专题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 钟国辉

城乡融合是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高质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县域是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它可以连接城市和乡村。但我国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不充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乡村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更加双向流动。城乡要素是城乡地区在开展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促进城乡联通和区域合作形成城乡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元素。充分考虑城乡人口流动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增强城乡人口流动的便利性,促使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更富有弹性。使农村愿意到城镇生活的人口能够在城市有生活空间,保障他们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对于有愿意从城镇回归到乡村工作的群体,要给予工作和生活的支持和帮助,尤其要制定相关政策给予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税收优惠。继续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提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可以为城乡人口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实现机会公平,个人收入水平提高,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学校间的沟通协作,探索城乡学校共同体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科研教学一体化。健全完善城乡学校的经费管理和使用,实现县域城乡资源均衡合理配置。健全乡村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从而吸引一批具有丰富经验、愿意服务乡村事业的医疗卫生人才,从而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增加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着力培养农村专门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技术知识服务于农村养老,提高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水平,从而缩小城乡间养老服务的差距。

三是促使城乡基础设施更加一体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农村的水、电、路、物流、宽带网络等设施建设均取得了明显成就。但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仍然突出。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因此,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需巩固提升,资金投入仍需加大。同时,不仅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重视管护,如果管护资金落实不到位,管护措施不合理,将会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质量下降,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难以发挥长期效用。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还要重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科学编制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总体规划,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综合规划城乡基础设施,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四是推动乡村产业更加多元化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充分把握乡村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乡村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推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率,提高农民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采取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利农惠农的原则,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种养、特色加工、特色食品、特色制造、特色手工业,以及特色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种类型的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2023-09-0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0882.htm 1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