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前行

□ 王林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经济不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力量。然而现实中,许多民营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创新发展的步伐。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28项举措,有力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特别是,提出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让民营企业明白遇到问题时“该找谁”;进一步落实激励约束,对发现的问题予以督促整改,对好的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推广。这些举措,在广大企业家中引起热烈反响。

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土壤,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不能缺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各地政府也纷纷“敲黑板、划重点”,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但营商环境建设不仅要喊出嗓子,更要做出样子,用实打实的行动赢得民营企业的信任和依赖。

202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长三角营商环境建设的宗旨、路径和目标。其中提到,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这为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如何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培植发展沃土提供了行动指南。

政务诚信,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保障。政务诚信直接映照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权威的基础,也是政府治理能力的根本表现。强化政务诚信,需要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提高政府诚信力,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移花接木、承诺不兑现、合同不守约、政策不落实等行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让民营企业家获得投资安全感,是政务环境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当民营企业家不再为“新官”“旧账”的问题困扰的时候,自然就会安下心来,以恒心办恒业,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税收和品牌自然会上去。

好政策孕育好企业。中华孝道园发展历程中,有几点其颇有典型研究价值:一是成立在特殊历史时期,以民企身份承担起政府的一份责任,体现出大局意识;二是不负政府重托和社会期望,艰苦求索,构建出在当地乃至全国独具魅力的一处名胜景区;三是与政府层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遵守契约精神,合力解决难题。

事实上,随着20多年的岁月变迁,中华孝道园的生存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政府和企业在合作发展中,应延续双方的约定,互补互促、互动互进,一茬接过一茬的“接力棒”,共同把项目维护好、把问题解决好。特别是对政府层面来说,应当从历史观、未来观和社会价值观出发,以更高的维度公正、合理、合规地为企业解难题、减负担,助力企业爬坡过坎。同时,借此鼓舞和激励更多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发展,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这为许多企业提供了后盾和支撑。

乘着政策东风,中华孝道园将以当地政府和民营企业家的共同担当作为,积极履行好应有的社会责任,合力把园区环境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常州实践、武进实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旅生活、健康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2023-08-2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0367.htm 1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