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一路格桑花 壮丽新阿坝

——写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之际

红原月亮湾旅游景区

记者在黑水县知木林镇维多村黑桃产业基地采访

游人在若尔盖花湖湿地公园观鸟

□ 本报记者 王 进

□ 王泽勇

“草原的风、草原的雨、草原的羊群,草原的花、草原的水、草原的姑娘……”盛夏时节的川西高原,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盛开的格桑花像繁星一样撒落在碧绿的草原上,蓝天白云下,人们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吃着青草的牦牛成群结队,一眼望不到边……

阿坝州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是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老区,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这里有“若诗若画”的若尔盖草原,有“童话世界”般的神奇九寨,还有红原大草原雅克音乐季上万人齐舞的精彩。

日前,记者随“壮丽辉煌七十年,感恩奋进新阿坝”中省主流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团队一道,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从海拔2000多米的黑水县到3000多米的红原县,与“熊猫家园·净土阿坝”来了一次亲密邂逅,在一路格桑花中深切感受着党和国家70年来尤其是新时代10年来给这片“红色土地”带来的巨变。

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家园

清晨微露的曦光洒在草原上,蜿蜒的黄河在草原上“一路前行”……“太美了!”“壮观!”在阿坝州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来自广州的游客张先生面对着眼前的美景不停地赞叹。黄河与碧绿的草原勾勒出“若诗若画”的美景,就连“见多识广”的记者们也被震撼了,一个个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着这大美河山。

一路美景看不够,一路采访感人深。“我在若尔盖花湖湿地守护黑颈鹤已经16年了,每次黑颈鹤回家我都很高兴,就像‘亲人’回来了一样。”59岁的如科对记者说。

据了解,若尔盖花湖湿地每年为黄河补水量达46亿立方米左右,占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7.58%,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区、黄河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优势是阿坝州最大的优势,绿色是阿坝州最亮的颜色,70年来的生态滋养转变了老百姓的价值观念,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渗透进阿坝人民心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草地也是金山银山”。

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家园,人人参与的场景在阿坝州无处不在。“草原就是我们的家,只有把草场保护好,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常年放牧的若尔盖县辖曼镇西仓村村民措科,如今也参与到当地治沙队伍中。

近年来,阿坝州紧扣四川省委“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战略定位,扛好“生态大旗”,努力建设生态美丽家园。2022年,阿坝州完成营造林41.5万亩、禁牧2000万亩、草畜平衡3765万亩,全州林草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85.6%,湿地面积达到881万亩、占全省的47.7%;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名,国省水质考核断面首次实现全域Ⅱ类标准以上,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国前列。

聚焦民生建设 构建幸福家园

“我们的生活幸福得很!”阿坝县四洼乡纳休村80岁高龄的斗落老伯高兴地对记者说,“政府帮我们住上了新房,公路修到家门口,娃娃读书不要钱,看病也方便,党的政策好!”

据了解,以前斗落老伯家是贫困户,每年的收入仅能维持生活,如今政府不仅帮助他们脱了贫,还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行走在阿坝州的村寨,干净整洁的道路,美丽的牧民新居,处处展现出新时代新阿坝的风采。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全力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70年前,整个阿坝地区仅有县卫生院6所、边区医疗队1个、诊所3个,医疗人员35人,黑水县没有1张病床。如今,黑水县卫生机构增加到21个,开放病床215张,医学教育从无到有,全县卫生人员已达396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完善和提升,更好守护了这片‘净土黑水’。”黑水县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新时代10年,阿坝州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工程发挥出功效,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1430处,新改建农村公路653公里……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惠民举措,化作一个又一个笑颜绽放的故事。

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小康家园

环境变好了,如何让村民增收致富成了关键。近年来,阿坝州立足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红原县依托草原特色文化,创新开展草原音乐节,既吸引了游客,也拉动了产业发展。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57亿元。黑水县大力发展黑桃产业,把一个个黑桃变成当地群众的“致富果”。村民们还依托黑桃产业开办民宿,打出特色旅游牌,不仅拓宽了产业,还增加了收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坝县大力发展青稞种植,种植面积达6.01万亩,成为全县主要支柱产业,并建起了集黑青稞种植区、生产加工区、休闲观光体验区、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有机肥有机饲料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于一体的“三区两基地一中心”青稞现代农业园区。该县采取“农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科研技术”的运行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式农业,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80%以上,辐射带动园区周边8个乡镇7822户41175名群众人均增收650元。

近年来,阿坝州聚力产业兴旺,培优生产基地,育强经营主体,擦亮特色品牌,构建起了“6+N”特色产业发展体系,为百姓增收致富夯实了基础,也为打造富裕小康家园注入了强劲动能。

未来,阿坝州将在一体推进“6+N”高原特色农牧业、“5+N”生态工业、“1+6”现代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发展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工业、培育产业,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推动传统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支撑阿坝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集群。

(本文配图由王泽勇摄)

2023-07-28 ——写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之际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9499.htm 1 一路格桑花 壮丽新阿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