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执着坚守唐楷梦 笔耕不辍翰墨情

——知名书法家常之刚的艺术情怀

常之刚近照

常之刚主要以画画为主,创作的国画《乐在其中》《陈毅》两幅作品选送参加山西省组织的美术展览并获奖,作品被山西省美术馆收藏。18岁之后,他师从山西知名书法家李文忠学习书法,并受到山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田树苌指点,自此开始便主攻书法,真正走上了书法艺术之路。

他始终保持“三坚”:坚持、坚守、坚信。“三坚”不仅给了他书法创作的巨大能量,还让他练就了“字外功”,无论身在哪里,干什么,他一刻也没有放下手中的毛笔和心中的梦想,躬耕不辍、孜孜以求。

□ 陈贺迎

初识常之刚是先识作品后识人。我第一次看到其书法作品,是一名收藏家收藏的一幅小楷《金刚经》,其笔墨运用畅快,笔势平正、雄健洒脱、遒劲有力。在收藏家的引荐下,我有幸结识常之刚本人,后通过深入交往,也真正走进了常先生的书法艺术人生。

“小画家”走上书法艺术之路

常之刚出生于中国千年古县——山西长子县,它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尧王的故里、丹朱的封地、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当地人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也让常之刚从小埋下一颗文化艺术的种子。

常之刚自幼酷爱书画,从小跟随村里的一名老教师学习绘画,七八岁便显现出艺术灵性,成为街坊邻里公认的“小画家”。18岁之前他主要以画画为主,创作的国画《乐在其中》《陈毅》两幅作品选送参加山西省组织的美术展览并获奖,作品被山西省美术馆收藏。18岁之后,他师从山西知名书法家李文忠学习书法,并受到山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田树苌指点,自此开始便主攻书法,真正走上了书法艺术之路。

熔古今技法于一炉

聚众家之长成一家

“向古人学习,古人法帖是最好的老师。”30多年来,常之刚时刻铭记田树苌的教诲,以崇尚经典,尊重传统作为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始终坚持临摹法帖,勤学苦练。他先后临习了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褚遂良、米芾等历代名家的书体,不仅对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酷爱有加,对唐楷更是情有独钟。在书法创作的漫漫长路上,上下求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书法熔古今技法于一炉,聚众家之长成一家之风格,作品意境雄浑、气势流畅、豪放自如、笔力强劲、浑然一体,显示了一定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

书法高无止境,寻绎难求。老一代书法家沙孟海先生说过:“书法一道,青年时代是比才气,中年时代比功力,至老全是学问的较量了”。常之刚认为,人画俱老是常态,非朝夕之事,艺术家需要终身学习,书法创作更是一生的追求,真正的书法艺术蕴含着书法家的功力、阅历、修养,光靠才气不行。自从走上书法道路,常之刚始终保持“三坚”:坚持、坚守、坚信。“三坚”不仅给了他书法创作的巨大能量,还让他练就了“字外功”,无论身在哪里,干什么,他一刻也没有放下手中的毛笔和心中的梦想,躬耕不辍、孜孜以求。

以淡雅、恬静和飘逸

走向“人书俱老”之境

2012年,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常之刚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北漂”,专攻欧阳询的楷书。

曾在1996年,常之刚专门拜访了书法大家——时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颜家龙,颜家龙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并告诫他说:“你的书法基础很扎实,不要学江湖人写字,一定要吃古人饭。”

常之刚一直谨记名家教诲,多年来他虔诚与恭敬、修行与坚守,使他的书法平添了几分淡雅、恬静和飘逸。他的作品也深受社会大众和收藏家们的喜爱。2016年6月,在上海的拍卖会上,其作品以50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2016年11月,该作品在香港华信拍卖公司组织的拍卖会上也拍出60万元的高价。

近年来,《孙子兵法》的小楷长卷,被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友人及国内收藏家、企业家收藏。2021年7月,常之刚在山西大学科技园举办了一次大型展览,100幅书法作品均为体现书法功力的小楷、中楷。

一个人的书法功力往往与他的生命一同走向成熟,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一说,即人的书法趋于老练、成熟的时候,人往往也到了老年。数十年的艺术变迁之路,常之刚的书法艺术从开始的平正,走向险绝,最终又归于平正。他用一生去钻研、探索,将书法融进骨子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老”境。

心无物,天地宽。当下常之刚的书法作品格调古拙雅致,俊逸遒劲,气韵淋漓,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屡获大奖。但他不为名而骄,不为利而驱,蜗居于陋室内,让书法艺术在天地间律动,让精彩人生在翰墨间绽放。

2023-07-10 ——知名书法家常之刚的艺术情怀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9111.htm 1 执着坚守唐楷梦 笔耕不辍翰墨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