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皮泽红
□ 李国全 叶金鑫 王 然
近日,“引力湾区 融合发展”——广东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在广州市南沙区举办。广东省民政厅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市民政局负责人、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及南沙区民政局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成立,将搭建大湾区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大湾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促进大湾区社会组织项目对接与服务协作,加强大湾区社会组织理论和政策研究创新。
百家行业协会商会发起十大行动倡议
行业协会商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今年5月,广东省民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商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服务。
在本次交流大会上,广东省内百家行业协会商会响应《通知》号召,共同发起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倡议,倡议广东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在开展引投资促消费、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助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促进行业协会商会交流合作、专业服务能力提升、行业调研和政策建言、助力乡村振兴和公益慈善等方面积极行动,更好助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广东各地的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就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行业协会商会如何发挥优势更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省市区共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平台
据了解,在此次大会上,广东省民政厅、珠三角9市民政局及广州市南沙区民政局签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战略框架协议,从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推进专业人才联合培养、鼓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重点领域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等六个方面,凝聚合力,共同推动基地建设。
广州市南沙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各级社会组织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这个平台,加强协同合作和项目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为大湾区建设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共同画好粤港澳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同心圆”。
据了解,自2022年12月正式启用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指引,联动区、镇街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平台,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落户南沙便利化服务窗口建设;举办一系列政策宣介和人才培养交流活动,支持港澳青年到南沙创业就业。
探索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模式
近年来,在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因地制宜,形成了具有城市特色的发展经验。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在全市社会组织中推进开展“搭平台促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社会组织所能”,多层次、跨领域联动参与,搭建平台、共享资源、民主协商、促进发展。
深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深圳市“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个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深圳市民政局加快构建“一集群一协会”体系,积极培育发展相关领域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珠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珠海市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加强与大湾区社会组织沟通交流,重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教授表示,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要深刻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与发展重点,加强粤港澳三地社会组织合作,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彰显社会组织活力和创新力。
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广东社会组织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要自觉把自身发展放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谋划,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紧紧抓住党中央赋予广东建设“一区四平台”重大战略机遇,持续强化作用发挥,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要见行动出实效,发扬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推动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问题,在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