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华宇 记者张海帝报道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今年以来,累计为老年人办理高龄津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等服务3200余人次,发放补助超70万元,“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动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
为提高公共养老服务供给水平,2020年初,义城街道将5200余平方米配套用房用于打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运营单位上海天与专业养老机构也全程参与设计、装修,构建多方参与、公建民营的合作模式。2022年6月,综合体试运营,可满足老年人从养生保健到慢病管理、从基本服务到居家照料、从营养指导到心理咨询、从短期托养到长期护理等各类养老服务需求。试运营以来,累计服务近5000人次。
据了解,综合体设置4个照护单元,包括托养房间46间、床位110张,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照护、长期托养等不同需求的托养服务。引进科技智慧养老方案,提供智能康复训练、认知症照护以及非专业照护者赋能等。与合工大老人福祉科技实验室合作,将实验室先进的智慧养老理论、系统、技术、产品和服务在义城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落地、应用、优化。
为切实做好辖区独居老人关爱服务,依托义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开展了独居老人特色关爱帮扶项目。通过“智能产品+专业化团队”运营的构成方式,为35名老人配备毫米波雷达智能监测设备、紧急呼叫按钮、人体红外传感器等设备,通过雷达、人工智能算法对监测信号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人体行为感知。为老人提供居家安全紧急救助、夜间睡眠监测、主动关爱、健康指导等各类线上、线下服务,增强独居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义城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挖掘服务资源,不断完善“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持续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