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昊
近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宁湘直流”工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电量为主的特高压外送通道,其中新能源输送占比将达50%以上。
据了解,“宁湘直流”工程途经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6省(区、市),线路全长1634公里,配套电源装机容量1764万千瓦,这项工程将于2025年末建成投产。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以“宁湘直流”工程为代表的特高压外送工程建设将持续加快。
实现新能源高比例稳定输送创新工程
据悉,“宁湘直流”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容量800万千瓦。送端在宁夏建设中宁换流站,汇集宁夏地区的光伏、风电和支撑煤电;受端在湖南建设衡阳换流站,以500千伏接入湖南电网交流系统。
该工程主要输送的是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生产的绿色电、清洁电,成为宁夏面向“双碳”目标、实现新能源高比例稳定输送的创新工程,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示范工程。
“宁电入湘”工程配套电源装机容量共计1764万千瓦,将推动宁夏电网外送能力从1400万千瓦提升至22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幅带动宁夏新能源就地消纳和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工程投产后,每年将为湖南增加360亿千瓦时~400亿千瓦时的用电量。
与此同时,该工程的建设还将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持续提供电力保障。近年来,湖南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但一次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宁夏—湖南特高压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在满足电力可靠供应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沙戈荒”基地大规模开发
近年来,随着风光大基地规模化建设不断推进,新能源电力提升和消纳利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以“宁湘直流”工程为代表的特高压外送工程的建设,对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解决电力供需矛盾,是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关键一环。据悉,我国清洁能源丰富,但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特高压电网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等优势,输电能力可达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的数倍,输电距离可达数千千米,有利于将富集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清洁能源快速输送到经济更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
特高压直流主要作用在于长距离电力传输,是风光大基地的关键外送通道。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只要继续建设风光大基地,直流的需求基本就不会停,毕竟我国西北还有很多戈壁荒漠、西南还有风光基地待开发。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化升级,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撑保障能力。在提升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的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外送消纳。通过提升“三北”地区既有特高压输电通道新能源外送规模、推动既有火电“点对网”专用输电通道外送新能源转型、优化新建通道布局,推动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消纳。
“宁湘直流”工程作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首条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接入配套的光伏发电9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以及464万千瓦支撑煤电,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宁湘直流”工程是促进宁夏资源优势转化、保障湖南电力供应的重点工程,是推动“沙戈荒”基地大规模开发、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示范工程,对提高电力余缺互济、时空互补、多能互换能力,实现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高压外送工程建设将迎高峰
随着风光大基地项目的陆续开工和投产,特高压外送通道将成为重要的消纳渠道,通道规划不断增加,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引领下,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特高压外送工程建设。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要求到2030年,规划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4.55亿千瓦。
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还提出规划建设“三交九直”12条特高压通道,从目前“沙戈荒”风光电大基地配套的“三交九直”输电通道规划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已开工建设,而宁夏—湖南线路是今年开工的第三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进入2023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正在提速。随着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速,新能源并网消纳以及跨区域电力输送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特高压有望迎来投资建设高峰。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投运33项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工程,建成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装机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特大型电网,促进了“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蓬勃发展,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最新规划,2023年,预计核准“5直2交”,开工“6直2交”,特高压直流开工规模为历史年度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