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视窗

吉安用心用情用力托起“益老益小”

□ 曾永健 高 鹤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把“一老一小”作为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忧的民生工程、增民利的发展工程,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做法、完善机制,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做细做实民生实事。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56.22%,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92.4%的社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86.7%的行政村;每千名常住人口托位数3.54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年度任务,逐渐形成“机关单位主动办、幼儿园延伸办、小区社区配套办、园区企业鼓励办”的托育发展模式,建成一批“公办示范型、社区嵌入型、日间照料型、医养结合型、旅居康养型”养老机构,把“一老一小”真正建设成“益老益小”。

做好“规划链”

提升政策规划引领力

吉安市出台了“一老一小”相关政策性文件30多个,建立了“一老一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性床位占比60%、每千常住人口托位达到4.5个的目标,并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托育服务政策体系。

同时,对新建住宅小区的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实行四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截至目前,吉安市中心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

拧紧“责任链”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力

吉安市将“一老一小”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整体推进,实行财政支出重点保障,每年投入20亿元地方资金用于养老托育领域。建立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日常探视、定期巡访、结对帮扶三项制度,建成13个县级特困失能集中照护点,实现有意愿的照护特困失能老人县级集中照护率、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100%、100%、72%。

将0~6岁儿童健康集中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支持9个市、县两级妇幼保健院完成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儿童健康保障能力。组织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上万家庭和托育机构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

探索“创新链”

增强各方资源协同力

吉安市把“一老一小”纳入市级领导调研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一老一小”的浓厚氛围,调动社会力量,引导市场力量,多方合力共促养老托育多元发展。实施普惠养老托育专项行动,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58亿元,支持81个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运行可持续的普惠养老托育机构建设,项目总投资5.61亿元,带动地方投资超过4.03亿元,累计新增普惠养老床位4717个,普惠托位6384个。

加大国有经济对养老托育服务的投入,增强养老托育行业整体风险防控能力,注资3亿元成立以发展养老托育为主责主业的国有企业吉安城投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推动全市“一老一小”示范建设。制定公办养老托育服务收费标准,明确普惠养老托育机构认定标准。

打造“政策链”

增加市场运作续航力

围绕土地规划、报批建设、人才支持、财税补贴、金融支持等六大方面,吉安市出台支持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重大政策清单30条。对获国家资金支持的托育机构按照2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补贴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

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等奖补政策,2022年,全市共发放相关补贴4486万元。落实国家支持养老托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对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服务的机构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2022年,全市已有40家民办养老托育机构享受税收减免。

2023-06-12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8482.htm 1 吉安用心用情用力托起“益老益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