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明 慧
2023中关村论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该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控”)副总经理李前在谈到如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时表示,近年来,北京电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助力北京市构建高精尖产业经济结构、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己任,坚持“四个面向”,着眼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任务,在产业核心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在近日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合作市场主体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情况通气会上,李前对记者介绍说,北京电控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和使命,立足服务国家和北京市产业发展战略,聚焦半导体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培育了京东方、北方华创、燕东微等一批参与全球竞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业平台。京东方作为半导体显示产业全球领先者,在全国布局了17条生产线,其中包括全球首条第10.5代TFT-LCD生产线以及中国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整体出货量全球第一,彻底解决了我国“少屏”难题。北方华创成长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装备领军企业,产品覆盖刻蚀机、PVD等关键核心装备,在国内主流产线量产应用,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燕东微建成国内首条基于成套国产装备的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形成“6+8+12”的产线布局,有力推动了集成电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兆维集团、大华公司等企业在细分行业领域建立了行业领先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北京电控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取得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据李前介绍,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469亿元,年均研发投入强度约8%,重点产业平台投入强度超10%;累计申请专利近10万件,拥有有效授权专利约4万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承担了柔性OLED显示技术、12英寸硅刻蚀机等6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多项产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加快前沿技术布局,新型显示领域推出国内首款柔性可折叠OLED手机屏,发布全球首台86英寸Mini-LED、55英寸4K/8KAMQLED等新产品,引领行业技术趋势;集成电路领域多项核心装备、重要工艺平台实现量产,为产业自主可控贡献重要力量。
据记者了解,北京电控坚持高水平建设芯屏产业生态,注重开放发展,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与清华大学、北航、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持续加强产学研合作,成立多个联合研究机构,在光电融合、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领域融合各自优势,联合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与IBM、华为等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领先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累计获批2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