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明 慧
备受关注的中关村2023年论坛于5月25日正式拉开帷幕。论坛围绕“开放合作·共享未来”年度主题,将举办150场活动,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探讨科技创新趋势,展示最新成果,开展项目路演,发现和挖掘一批颠覆性技术。
据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介绍,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清洁能源等前沿领域,以及数据治理、女性科技创新、数字体育等热点议题,举办55场平行论坛。设置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等六个展区,总面积2.7万平方米,集中展示区块链、高端制造、基因与细胞治疗等领域前沿科技成果。举办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世界知名高校技术转移发展大会等26场活动,进一步构建全球技术交易生态网络。一批原创前沿科技成果、权威研究报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政策举措等在论坛发布。举办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个团队参赛,数量创历史新高。此外,还将举办投资北京全球峰会和2023中国科幻大会等活动。
突出国家级、前沿性、国际化
于英杰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论坛进一步突出中关村论坛国家级、前沿性、国际化等特点。论坛新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3家主办单位。平行论坛中,由国家部委牵头或参与主办的有25场。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机构也将主办多场精彩纷呈的活动;论坛将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探讨科技创新趋势,展示最新成果,开展项目路演,发现和挖掘一批颠覆性技术,打造引领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风向标;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将出席,近200家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机构参与,包括17位诺奖级嘉宾在内的近120位顶尖专家将发表高水平主旨演讲。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关村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创办13届。作为我国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的实践,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国际交往窗口,为推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开放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全球环境复杂多变,多重危机交汇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更加需要全球共同携手,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亮点多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于2017年创设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组建了由刘忠范、李开复等10余位院士及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自2017年启动以来,大赛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吸引了海内外10000多个前沿科技项目报名参加,600多个优秀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脱颖而出,累计为175家优质前沿技术企业提供6亿多元资金支持,并精准提供场景需求对接、投融资、空间落地、创业辅导等系列配套服务。目前,已有22家企业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14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与往届大赛相比,第六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亮点颇多,在高水平、国际化、实效性等方面,展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本届大赛以‘前沿引领 共创未来’为主题,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等15个领域的127个细分赛道,是历年项目数最多、赛道最广、创新最活跃的一年。如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手术机器人、肿瘤疫苗检测试剂、光声成像等7个赛道。”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集体采访活动上介绍说。
徐剑表示,本届大赛涌现了一批国际首创前沿技术成果。如迈格松生物联合清华大学教授俞立首次发现并研发了活体动物迁移体药物递送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已在Nature上发表;博清科技在潘际銮院士研究基础上孵化的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解决了多领域大型结构件自动化焊接这一国际性难题;Ommo(美国)公司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永磁体的精密传感器跟踪系统。
此外,吸引了海内外2500余个创新项目报名参加,还探索了市区联合办赛促落地办赛模式,新增设了专项赛,吸引了一批优秀赛事活动加盟,目前已广泛整合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创业大赛、国际人工智能安全大赛、EdgeX中国黑客松大赛、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绿创未来大奖赛等五大赛事活动,构建形成相互协同的中关村国际前沿大赛协同办赛体系。
科幻大会40场活动引人入胜
首次纳入“中关村论坛”的2023中国科幻大会也备受关注。据了解,中国科幻大会由中国科协发起,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今年中国科幻大会将于5月29日~6月4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行。大会包括开幕式、专题论坛、科幻展、科幻活动等四方面共40场活动,将邀请到多位国内外科幻创作、科幻影视领域重要专家与会,特别是王晋康、刘慈欣两位科幻大师工作室的成立将成为大会的一大亮点。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在2023中国科幻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流浪地球2》等优秀国产科幻影片的热映掀起了我国新一轮科幻热潮。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大众对科幻的兴趣显著增强,科幻在促进创新、引领国潮、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中国科幻大会以展现我国科幻成果、助推科幻全方位发展为宗旨,始终致力于推动科幻、科普、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已经逐步发展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品牌型活动。
庞晓东表示,本届大会突出科技界和科幻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科幻与产业发展的创新融合,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大力推动科幻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中关村论坛”平台优势,打造高层次科幻发展平台。二是动员各方各界协同发力,持续推进科幻创作和科幻影视繁荣发展。三是突出体验感和参与性,大力营造群众喜爱的科幻氛围。
据记者了解,大会开幕式将于5月29日晚上19:30在1号高炉南广场举办。为了充分营造沉浸式体验氛围,以首钢园为核心,北京市将同步设置分会场,举办北京科幻嘉年华等配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