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

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

打造现代智慧农业融创服务基地

□ 段先锋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立足当前需求,着力打造现代智慧农业融创服务基地,从多个方面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智慧管理

保障规模化种植高质高效

堂邑镇智慧农业融创服务基地与国家农科院、聊城大学农学院等科研部门深入合作,利用10亩试验田不断探索研发新技术。

实现科学种植。在播种上优良选种,通过运用智能设备对土壤养分进行实时监测,针对性调节氮磷钾等元素进行土壤改良,为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制定科学有效的施肥方案。

进行高效管理。通过利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AI、遥感等技术,依托部署在生产现场的传感节点和无线通信网络,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特征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智能管理系统按照农作物生长的各项指标要求,精确遥控设备进行水肥管理。

统一收储销售。该基地有小麦、玉米谷物联合收割机140余台,有多种粮食烘干设施,每2万亩配备万吨粮库一座,小麦、玉米烘干后直接储存,保障原粮质量。基地与农业下游企业深入合作,采取订单式销售,确保原粮价格。今年该基地项目依托合作社托管了3万余亩土地,在新技术的应用下,实现亩均增产200多斤、每亩增收230余元的经济效益,这一成果为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经验。

创新服务

用心辅导农业企业

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创新模式机制,加快规划、土地、环评、能评等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建立审批帮办代办相结合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实行专人帮包、接力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确保土地指标优先用于省市重点项目,全力提速农业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步伐。

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聚焦辖区内重要农业企业,优化布局产业链发展,在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让农业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在绿亚集团现有业务基础上,推动企业在养殖、加工等产业链上游下游环节发展,在土地、环评等要素方面进行跟踪服务,帮助产业链继续发展壮大,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人才返乡创业。挖掘乡村在外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乡贤等作用,积极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大学生、退役军人和其他创业群体返乡创业。瞄准“土专家”“田秀才”,聚焦突出产业主体,加强人才传帮带,扩大本土人才优势,为农业产业发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堂邑镇依托现代智慧农业融创服务基地打造了新型职业农民孵化培育平台,通过学用结合的方式,培育了一批学完就能干、干就能干好的实用型人才。定期开展集中培训,与国家农科院、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聊城大学农学院等科研部门进行合作,领域内专家定期到基地进行授课,把最新的管理种植经验、最先进的设备操作技术带到培训现场,为大家讲解。2022年以来,先后开展5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孵化培育人才130名。加强现场实践锻炼,基地有10亩试验田,有托管来的3万余亩土地,有自走式植保机、无人机等1000台各类智能农机设备,学员结合自己学到的技术可从育苗到收割全流程参与实践,通过学用结合的方式打造实用型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品牌

打造特色产业兴村富民

堂邑镇依托现代智慧农业融创服务基地,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充分利用“中国淘宝镇”电商优势整合全镇电商资源,对接运营公司,在现代智慧农业融创服务基地打造了电商孵化平台,通过镇党委领办盛堂合作联社,打造“来自孔繁森故乡的产品”系列品牌,通过电商孵化平台进行直播销售,拓宽当地农产品销路,打造地域性特色品牌。同时,与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统筹全镇种子、农药、化肥等需求量进行集中采购和电商销售,让村民得到最大实惠。通过赋能农业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兴村富民之路,拓宽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不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注入了活力。

(作者系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书记)

2023-05-26 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8025.htm 1 打造现代智慧农业融创服务基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