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脚步不息 梦想不止

—— 记国家一级摄影师骆青敏15年坚守的热血丹心

走访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合影留念

在纽约时代广场展示屏展示

摄影作品欣赏:《新征途》松潘红军长征纪念馆

摄影作品欣赏:《红军长征第一渡》于都河

摄影作品欣赏:《弘途》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

15年跋涉、15年坚持、15年笃行、15年大道如砥,他用行动书写着初心。他是一位资深摄影家,也是浙江义乌“鸡毛换糖”精神的传承人——骆青敏。他从2008年5月12日开始,15年执着,初心不改,持续与曾经帮助过的灾区学生和百姓进行互动,传授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带领大家创业致富,演绎着一个普通文艺者的闪亮风采,赢得群众的信赖。

□ 李 根

15年跋涉、15年坚持、15年笃行、15年大道如砥,他用行动书写着初心。他是一位资深摄影家,也是浙江义乌“鸡毛换糖”精神的传承人——骆青敏。他从2008年5月12日开始,15年执着,初心不改,持续与曾经帮助过的灾区学生和百姓进行互动,传授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带领大家创业致富,演绎着一个普通文艺者的闪亮风采,赢得群众的信赖。

用“爱”守护家园

让“爱”开花结果

骆青敏出生在浙江义乌,从小家庭条件艰苦。在骆青敏的记忆中,爷爷和父亲都是靠鸡毛换糖、砍柴度日,父亲是位老共产党员,1953年入党,曾是浙江金华地区十杰农业技术员。如今,父母在家乡经营着一家超市,十几年来,骆青敏每年的春节都与学生一起度过,错失了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机会,内心深感愧疚。但他父母表示非常支持和理解儿子,希望他去完成自己的梦想。15年来,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定居四川。后来,骆青敏与爱人有了女儿,起名为“映秀”。他说:“我一定要看到汶川映秀镇像我的女儿一样,越来越漂亮。”

2008年,一场令人猝不及防的特大地震发生在川西北高原,致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然而,中国人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生动体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抗灾精神。

如今,15年过去,那里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山川秀丽柳丝青,人生最喜烟霞景”的景象。这一切,被摄影师骆青敏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并多次通过摄影展等形式展示着这里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年,让骆青敏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创立一家“万众一心再创业俱乐部”,让中小企业家与年轻创业者有机会了解文化产业转型知识,寻找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他号召全国有梦想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万众一心”,筹划拍摄一部反映“5·12汶川大地震”的史诗式大电影。通过电影作品将中华民族的大爱、互助的美德及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界展示并传承下去。将来用这部电影的所有利润创建“世界灾难基金”,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骆青敏经常说:“如果一个人为了财富去奋斗,到一定的时候他就会力不从心;如果一个人为了爱去奋斗,这种精神力量则无穷之大。如果能创立一个由我们中国人组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能为中国同胞甚至世界人民服务的正能量组织,这对我们的国家,对世界都是一种担当和责任的体现。”

骆青敏紧扣时代脉搏,拍摄大电影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资深编剧李冯的支持,二人一拍即合。

李冯本名李劲松,是文坛“广西三剑客”之一,文坛“新桂军”横空出世的标志人物。代表作长篇小说《孔子》《碎爸爸》等。在李冯的眼中,拍摄记录汶川大地震的题材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这些摄影作品通过艺术加工方式展现出来,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良性互动。

李冯在接受采访时说:“文化产业不是在于这个产业的规模有多大,而是在于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人有多少,如果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一个是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另一个是参与过程中大家内心精神的回报,同时还会让参与者体会到何为社会职责,以及我们担当了多少,这个才是所谓文化事业跟社会互动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骆青敏的创新举措,无疑让每一个心怀梦想却无处施展的人都能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帮助更多平凡的人拥有不平凡的人生。让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都应当得到鼓励与掌声。

发挥知识产权作用

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2021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均提出了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探索和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明确要求。

这一系列政策,也向企业透露出讯息,知识产权可以实现让“无形资产”变成生产力,实现价值体现。

为此,骆青敏带领其创立的四川快呈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万众一心再创业俱乐部”,以“商海涛声”商标作为基础知识产权资产,通过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将商标知识产权进行证券化落地,正式开启了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预上市进程。

“商海涛声”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将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知本”转化为“资本”,让“无形资产”真正实现其“价值”。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商标上市实现商标知识产权证券化,将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上市交易平台转化为自由交易份额,打造以商标资产评估价值份额化交易为核心业务的新型融资平台,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加强企业创意知识资产的流动性,实现无形资产向份额资产的转换,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角色虽变换,但使命如一。四川快呈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骆青敏表示,通过“商海涛声”推动知识产权资产上市,是企业发展中探索创新求变的新举措,也是企业发展必走的一条新路子,用企业发展的成果回报投资人,实现共同发展,真正意义上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

知识产权证券化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把知识产权保护融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能让更多人有机会分享知识红利,提升个人财富指数,也是我国发展经济建设、推行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四川快呈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知识产权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全业务内容+服务体系的新型公司。全力推动“商海涛声”商标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其在探索知识产权产业生态,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市场化、社会化方面走出了新的路子。

“我从来不喜欢‘独乐乐’,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知识产权红利,大家万众一心来做。如果把一万个人的梦想汇聚成一个大爱的梦想来完成一件事情,做一个试点,这些事情做成了,一定会引发更多的新思路,激发新的创新,这也算是一个大文化产业的创新和传统行业转型到文化产业的新阶段。”骆青敏说。

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

用爱与责任传承民族大爱

在过去40年的发展中,中国获得了高速发展,但到一定阶段后,人力、环境等成本不断增加,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在下降,中国品牌也转向全球品牌的发展阶段,需要更多地去输出品牌、设计、服务与创新体系,这也推动着中国企业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带来更多挑战。

骆青敏深知,一个国家或区域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势崛起。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

中国品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上,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及五千年文明底蕴和改革开放40余年的累累硕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一张崭新的中国名片!

为大力宣传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定为中国品牌日。历经7年时间,中国品牌逐渐完成蜕变,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重塑中国商品形象。

近年来,中国的优秀企业开始受邀登上纳斯达克巨幅屏,2011年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以“中国红”惊艳亮相并吸引了世界媒体的强烈关注,百度、华为等把中国优秀品牌的声音传递给世界。这里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重要出发点。

2022年5月10日,在第六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由于一系列善举,骆青敏受邀作为“中华英才”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展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自信自强。俗话说“个人虽微,但心大无比”,他以独特的个人魅力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走向全球积蓄能量。

一路走来,骆青敏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作为一个摄影人,这15年我只是做了摄影人该做的事情,通过一番磨炼成为国家一级摄影师。目的就是把这个民族的大爱让全世界知道,影响更多的人。我是农民的儿子,在我人生中还能够做一点贡献的时候,为民族的大爱传承,我一定全力以赴。”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每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都需要汗水去浇灌,都需要用时间去丈量。做成一件事或许不难,但坚持做一件事并不容易,15年,足够让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未来,骆青敏还将用内心的赤诚和切身行动继续践行大爱之路,步履不停。

(本版配图均由骆青敏提供)

2023-05-15 —— 记国家一级摄影师骆青敏15年坚守的热血丹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7765.htm 1 脚步不息 梦想不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