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现代城市

连续17次上榜 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态势良好

□ 本报记者 施文郁

近年来,围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辽宁省大连市制定了优化金融功能区布局、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打造良好金融生态四方面27条举措,推动金融中心建设能级不断提升,辐射力、影响力、集聚力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300家,各类地方金融组织213家,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居全球衍生品交易所第9位,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已呈现期货龙头作用日益明显、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机构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日前,以“东北亚金融开放创新与增长重塑”为主题的2023大连国际金融与发展论坛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应邀参加的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学者、金融企业家,围绕论坛主题,发表真知灼见,通过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分享,为新时代大连振兴发展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长叶小文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连续17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特别是近两年指数排名显著上升,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从概念形成、政策支持,到建设实现,都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

叶小文希望大连市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同时,牢牢扭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条主线,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落脚点、出发点,拓展金融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要高度重视发挥期货市场作用,擦亮大连商品交易所这一金字招牌,吸引金融机构集聚,支持实体经济布局,推动大连金融生态加速演化和扩张,全面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能级。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培育金融集聚和开放创新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扩大开发金融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夏德仁表示,大连地处东北亚地区的重要位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国家赋予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定位,这是国内同类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目前,大连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金融总量最大、金融机构最多、金融服务功能最完善的城市。大连商品交易所已成为亚洲及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心,无疑对大连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夏德仁说,现代金融业需要更加注重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大连市要优化金融生态体系,持续推进市场化导向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大连聚集和辐射;同时,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改善政府服务,加强金融中心基础性建设,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金融发展环境。

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说,大连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搭建政银企联系桥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以金融血脉之“活”增强经济肌体之“力”,以实体经济之“强”促进金融产业之“兴”。2022年,大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增幅创近10年新高,各项贷款余额增幅创近7年新高。今年一季度,大连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名义增速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全国,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诠释了勇当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的使命担当。

陈绍旺介绍,作为东北地区开放的龙头和窗口,大连是全国各类对外开放平台较多、较全的城市之一。大连坚定不移做深做实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着力构筑金融改革创新平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面向东北亚的金融开放新高地。大连成功获批中国首批金融开放城市、首个保险创新发展试点城市、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进一步提升了外商投资集聚力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为外贸、跨境金融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陈绍旺表示,大连市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稳定、公平、透明、高效的金融发展生态,为广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大连投资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2023-05-0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7559.htm 1 连续17次上榜 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态势良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