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质量起步

□ 王 然

□ 本报记者 高 杨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两年来建设发展总体情况。获批两年来,起步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长28.6%,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4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51.4%。2023年一季度,起步区(直管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3.7%。

“在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两周年之际,高质量规划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山东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起步区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紧抓重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各项工作。

——坚持精心布局、深耕细作,发展蓝图全面绘就。全面对标雄安新区,组织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瑞典SWECO等50余家国内外顶尖团队,提升完善“1+4+16+N”规划体系。综合规划方面,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方案获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印发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启动区(大桥组团)规划方案成熟完善并经省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起步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确立。专项规划方面,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社会治理规划等4个规划印发实施,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12个规划成熟稳定。特别是近期,聚焦推进大桥组团建设,邀请同济大学匡晓明院长担任示范区“总规划师”,研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规划设计、三个优先、绿色低碳、产业导入、项目引领”五大行动,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将起步区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示范标杆。

——坚持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新城建设加力提速。聚焦交通、生态、配套设施“三个优先”,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超前布局教育、医疗、社区商业等配套设施,全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目前,黄河凤凰大桥、黄河济泺路隧道、石济客专公铁两用桥建成通车,黄河大桥复线桥、黄岗路隧道、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及通往起步区的轨道交通7号线、有轨电车加快建设,黄河大道一期等150公里市政道路已部分通车或即将具备通车条件,水电气热污及消防、环卫、综合管廊等8大类基础设施加快布局,黄河生态示范段一期初步具备景观效果,万亩花海、百亩油葵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国家级新区中率先提出“产业规划+四张清单”的规划闭环模式,细化明确“6+4+2”产业主攻方向和“8个1”产业生态体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引进高端优质项目141个、总投资3144亿元,中科新经济科创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园区载体启用运营。

——坚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发展活力显著增强。自觉把起步区作为山东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系统对标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在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梳理复制“四区”经验政策,系统推进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新区特办等各项工作。形成了“1+6+108”经济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成功推出了全省首个新业态食品经营试点、首张自动制售设备食品经营许可证、首批“代位注销”等一批首创性经验,“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起步区片区F-1地块”成为省市首个建筑师负责制项目。

2023-05-0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7552.htm 1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质量起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