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贤祝
4月9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比上季度上升1.3点,升幅已达2020年四季度以来最高。所调查的8个分行业指数中,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指数上升明显;8个分项指数中,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和效益指数上升较为明显。一季度末,开工率在75%以上的企业比上季度上升25.15个百分点。从月度情况来看,1月份指数上升1个百分点,2月份指数上升0.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月份小型企业PMI为47.2%,上升2.5个百分点;2月份小型企业PMI为51.2%,上升4.0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2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1.2%,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根据以上多个重要指标和数据分析,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整体运行企稳回升,形势向好。
截至2022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近1.7亿户,较2021年底增长10.03%;其中企业近5300万户,95%以上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1.1亿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3.6万户;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907.6万户,同比增长0.71%。
中小企业对市场感知最为敏锐。经过3年疫情冲击,中小企业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同时也要看到,中小企业恢复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需求不足、成本高企、账款积压等问题,仍然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复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做好中小企业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服务是个系统工程,应当发挥政府端加强政策支持、社会端提升服务供给、企业端坚持创新发展的协同作用,多措并举,久久为功。从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也将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广大中小企业应当发挥机制灵活、市场敏锐、作风顽强的优势,聚焦主业、补强短板,坚持自主创新,坚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为经济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