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荆文娜报道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新型消费更好更快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组建课题组对新型消费发展典型案例开展课题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和遴选了一批新型消费发展典型案例,编写了《新型消费发展典型案例》一书。
本书最终收录了新型消费发展典型案例共62个,其中,围绕综合施策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强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强化新型消费要素保障、促进新型消费供需匹配等六方面新型消费典型城市案例17个,围绕智慧零售、商品供应链服务创新、数字化新服务、智慧出行、数字文体和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六方面新型消费典型企业案例45个,供全国各地区在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提质增效、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有关工作中借鉴参考。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新型消费作出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实施,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加快研究制定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体现了“全、细、新、准、实”的特点。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走在世界前列。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居民非必需品、聚集性、流动性、接触式等传统消费受到抑制,各种新型消费业态加快扩容,线上消费逆势增长。2020年、2021年、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分别达到11.8万亿元、13.1万亿元、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9%、14.1%、4%,较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高出14.8个、1.6个、4.2个百分点。可以说,新型消费为助力疫情防控、稳定居民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