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蔡若愚报道 3月21日,第八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颁奖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价格改革和保供稳价》等5部著作、《水价关键问题》等30篇论文获得本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及全国价格研究和实际工作单位的200多人出席了颁奖大会。
薛暮桥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是新中国价格工作的奠基人、我国市场经济的拓荒者和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贡献者。“薛暮桥价格研究奖”1996年由原国家计委、民政部批准设立,中国价格协会主办,每三年一届,属于中央国家机关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也是我国价格研究领域最高奖项。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常务副主任、第八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组委会主任朱之鑫介绍,尽管受疫情影响,本届评选工作从筹备到奖项落地、颁奖表彰,全过程历时较长,但参与申报的部门和单位多,涉及的领域广泛,申报数量超出预想。“这既体现价格工作十分重要,持续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薛暮桥价格研究奖’的社会影响力在进一步提升。”
本届获奖论著涵盖了价格工作主要领域,包括价格改革、价格调控管理、价格监管与反垄断、医疗保险、价格认证、价格监测、成本调查等,涉及农业、水利、交通、能源、冶金、制造、旅游、房地产等行业以及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
表彰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指出,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价格调控监管理念、路径、方法和模式过程中,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价格形成机制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战略部署,其中很多任务都与价格工作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格理论研究,加强中国式现代化所涉及重大价格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价格研究水平。
李春临强调,要创新研究方法,打破传统研究范式束缚,克服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大胆尝试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工具开展价格研究。要拓宽研究范围,不仅要研究商品和服务价格,还要研究生产要素价格;不仅要研究微观价格,还要研究宏观经济;要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对新业态、新经济模式涉及价格问题的研究。要开拓研究视野,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观察和研究价格问题,不能简单就价格论价格。要开门搞研究,“沉到”基层一线,避免坐而论道、“空对空”;加强价格业务部门与智库、高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提高价格研究水平。
与会代表表示,将继续弘扬薛暮桥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深入实际开展价格理论与政策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努力为深化价格改革、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