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角

广东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 聂金秀

□ 本报记者 罗 勉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将其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抓手。

当前,广东正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着力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打造“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的增长极。

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

广东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已构建起一条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近年来,广东大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培育了一批海水优势鱼种,比如金鲳、花鲈、军曹、石斑鱼、鮸鱼、章红等高品质高价值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的优良品种。

潮州市饶平县正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第一批项目——岸上花鲈良种场,建成后,每年可培育优质花鲈鱼苗达3亿尾,将让广东省彻底摆脱花鲈养殖种苗对外依赖,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种苗保障。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全年都适合海水鱼类养殖。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336万吨,其中,鱼类78万吨、甲壳类72万吨、贝类178万吨、藻类6万余吨。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离不开养殖装备支撑。广东最早开启我国深水网箱养殖先河,并最早实现深水网箱装备国产化研制推广应用,养殖装备总体水平国内领先。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高端科研单位集聚,突破了抗风浪等技术难题。

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发设计的桁架式养殖网箱“德海一号”是全球首个经历17级台风检验并确保安全的养殖渔场。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新领域新赛道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指出,只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不断深耕下去,推动养殖、精深加工、育种饲料、物流运输、装备制造、文旅康养等全产业链发展,完全可以打造新的万亿级产业,让“一条鱼”产生“多条鱼”的价值。

除了推出更多现代化海洋牧场预制菜产品,与生物科技结合也是海洋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方向和前沿领域。为此,广东提出,要在海洋保健食品、化妆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打造新的增长点,依托海水养殖、种植、捕捞,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产值提升。

广东省坚持规划先行,以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发展。依托不同的海洋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等,积极探索“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模式。比如,海洋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探索“现代化海洋牧场+休闲观光”,更好满足群众对海洋文旅产品的需要。在实际探索中,惠州市大力发展渔旅融合现代海洋经济产业,珠海市大力发展深海绿色养殖、海洋旅游,全面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

培育一批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

在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以“工业化”思维打造一批产加销贯通、渔工贸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经济)产业园。

广东省还将培育一批涉渔“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新产业新业态争相迸发的局面,培育一批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共同做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这篇大文章。

在现代化海洋牧场这片“新蓝海”,广东正以积极的姿态进取,向海图强,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按照“1年顺利起步、3年初见成效、5年显著变化、10年全面建成海洋渔业强省”的目标,广东着力打造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将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3-03-2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6555.htm 1 广东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