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风采
初春时节的福建龙岩,青山披黛,万象更新。
行走在闽西大地,感受沧桑巨变。自2022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一年来,龙岩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双向开放等方面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开拓创新,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省级试点示范品牌,努力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岩经验”。2022年,龙岩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4.47亿元、增长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4%,9项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3位,14项指标高于或达到全省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绿色优势持续巩固
山水画廊,人间福地。龙岩林地广袤、有山皆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9.21%,长期位居福建省首位,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取之不尽的“绿色宝藏”。
要想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林农资金问题。龙岩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金融·惠林卡”和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在全省打造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2022年,累计发放“普惠金融·惠林卡”3.77万张,授信36.99亿元,用信23.75亿元,直接为林农节省贷款利息、年费、林权评估等费用超7100万元。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和“惠林卡”分别获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并在全省全国推广。
“创新推出‘惠林卡’等林业金融产品后,林农的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林农增收的新机制逐步建立完善。”龙岩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田华说,目前,龙岩已建立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3个,全市现有“森林人家”312家、占全省1/3以上,形成了以武平紫灵芝、上杭金花茶、长汀茯苓、连城铁皮石斛等为代表的区域特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为依托的生态旅游格局。
绿色经济风生水起,群众的“生态饭”越吃越香。2022年,龙岩实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072万亩、产值252亿元,辐射带动18.7万户农户参与,全市生态旅游直接收入11.76亿元、实现社会总产值48.08亿元。
“生态是龙岩最大的品牌、名片、优势,龙岩森林覆盖率高,固碳能力潜力巨大,林业碳汇是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益探索和重要途径。”张田华说。
2022年,龙岩被列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全国仅有18个市(县)入选。近年来,龙岩市高度重视林业碳汇工作,坚持多点发力,先后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10所科研院校合作,搭建众多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在上杭白砂国有林场营造11个树种共200亩碳汇试验林,全市实施5个共计25.3万亩的碳中和林建设试点项目,建立国际首创的双塔移动通量观测平台,持续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种多样性、功能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成功入选全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正在着力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
聚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不仅体现在经济质量上更高,更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质量上更优。2022年,龙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全省第一,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均达到100%,小流域Ⅰ至Ⅲ类水质达标率100%,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4.16%,继续领跑全国。
2022年,龙岩作为全国唯一设区市代表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福建省绿色经济发展案例。“水土治理之路,是一条尊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客观规律的水土流失治理之路,体现了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尊重科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道理。”龙岩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晓香说。
从“水源头”到“水龙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昔日饱受饮水之困的龙岩市,如今城乡居民共饮“一管水”,水量大幅增加,水质稳定达标,175万农村群众迎来了畅饮“舒心水”的新生活。
“我们始终立足项目,打造高质量供水保障‘龙岩样板’。”龙岩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曾佑繁表示。2022年,龙岩全市实施101个水利项目,完成投资68.28亿元,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长汀县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龙岩市采用连片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积极申报中央示范工程。2022年6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公示“2022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名单,龙岩市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从全国5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名列公示榜榜首,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显现。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公布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长汀县榜上有名,成为全省三个县级创建单位之一。
对外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的龙岩,正站位全省全国大格局,跳出龙岩发展龙岩,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
2022年4月,龙岩市首趟中欧班列(红古田号)成功开行,打破了长期以来龙岩市企业产品主要依赖海运出口的单一模式,也打通了闽西革命老区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建设好龙岩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鼓励跨境电商搭乘中欧班列,加快对外开放通道建设,2022年新培育跨境电商企业47家,跨境电商出口额增长98%。
向西开放开创新局面的同时,龙岩与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合作的成绩同样可圈可点。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合作试验区、与厦门开展对口帮扶,深化拓展“老区+湾区”“老区+特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闽粤两省联合出台了《广州市与龙岩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穗龙两市签订了《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子协议;广州市全部11个市辖区、广州开发区分别与龙岩7个县(市、区)、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建立结对合作关系,并开通了龙岩至广州直达动车和直飞航线,龙龙铁路武平至梅州段已明确路地双方出资比例,2023年内可开工建设。
2023年2月12日,“龙岩行,广州情——百万老广游龙岩”首发团从广州出发,广州居民在龙岩享受到了市民礼遇。此外,广州市30所重点学校与龙岩36所重点学校、广州市11家著名医院与龙岩市12家重点医院签订了对口合作协议,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一系列对口合作重大事项取得突破。“龙岩将放大革命老区政策效应,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旅康养、医疗卫生、重点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与广州对口合作模式,努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合作样板。”龙岩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龙岩市苏区振兴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严炳坤说。
互联互通提速的同时,龙岩市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2+4”重点产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全市产业结构不断向中高端跃升,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目前,龙岩拥有有色金属、建筑、文旅康养3个千亿级产业,龙净环保、龙工集团、龙马环卫等一批“龙字号”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大,紫金矿业进入世界500强,2022年有色金属产业、机械装备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4.2%、6.1%。
“龙岩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举全市之力打赢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役。”龙岩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龙岩市项目开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少华说,2022年,全市新签约招商项目549个、总投资1443.677亿元,160个市级重大项目、十大重点工程分别完成投资511.7亿元、129.4亿元,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月,总投资4.2亿元的长汀金龙稀土永磁材料扩建项目顺利投产;11月,总投资20亿元的连城锆钛专业产业园成功签约;12月,总投资14.7亿元的上杭时代思康氟硅功能材料项目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龙岩市充分发挥台商聚集、产业聚集以及对台工作部门支援帮扶等特殊优势,推动漳平台创园升级发展,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全力打造产业融合更加紧密、政策服务更加贴心、交流交往更加融洽的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示范样板。截至目前,漳平台创园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20多项国家级品牌,从2016年起连续6年在全国台创园建设发展考评中获得第一名(优秀等次)。
龙岩,这座集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古色人文以及特色经济等为一体的著名革命老区正在加速崛起。2022年,龙岩城乡供水一体化等79个项目获批林地面积1312公顷;福建龙钢智能化钢铁、新罗建壹真空材料生产等140个项目环评获批;龙岩大道四期及地下综合管廊、上杭时代思康氟硅功能材料生产等9个项目获66.9亿元贷款支持;国网龙岩供电公司出台提速办电服务重点项目33条措施,对接用电需求项目115个,完成85个项目送电服务。
放眼此关山,今朝更好看。10年来,龙岩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年均增长8.2%,人均GDP达11.3万元;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前列,经济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榜。2022年,福建省公布2021年省对市营商环境综合考评结果,龙岩首次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2年,龙岩市有效发明专利1989件、同比增长21.7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313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新罗区、永定区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福建德尔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荣获最高奖项“优胜奖”,成为福建省唯一入围企业;龙净环保公司“烟气治理环保岛大数据智能应用”、福龙马集团“智慧环卫工业互联网云平台”2个项目列入国家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试点示范;上杭县成为原中央苏区县中唯一全国百强县,新罗区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金龙稀土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龙岩充分发挥革命老区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各部委,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动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等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六个方面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当引领作示范。”龙岩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明生表示。
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格局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早春二月的龙岩依然少了几许春寒料峭之气,这样一个四面青山环绕的森林城市以各种贴心服务打造着“有温度”的幸福龙岩。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龙岩普惠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小微企业和“三农”。“龙岩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赋能普惠金融,打通‘三农’和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出现的融资难点和痛点,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形成了高度适应性、竞争性、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龙岩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苏雄丰说,2022年,龙岩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252.39亿元,同比增长15.22%,连续6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省第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7.5亿元,同比增长34.48%;涉农贷款余额1228.86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位居全省第二。2022年5月,龙岩成为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并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
普惠金融的“暖风”吹进了千家万户,龙岩“教育强市”战略同样交出了高分答卷。2022年,龙岩新增中小学学位9982个、公办幼儿园学位5568个、普惠性托位1646个;随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龙岩成功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同时,持续推动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让老区苏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龙岩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22年,龙岩出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加快推进第一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乡镇医保便民服务窗口实现全覆盖;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发放低保金3.1亿元、特困供养金1.5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8200万元。
城乡一体,早已“化”为龙岩百姓的幸福生活,并助推这座城市阔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2022年,龙岩“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通过国家审查;启动中心城区南部新城、北部新城规划建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市新改建雨污水管网187公里、供水管网74公里,新增公园绿地114公顷、福道149公里,整治内涝积水隐患点193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49个,竣工回迁安置房3200多套;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完成150个村“两治一拆”整治;新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
龙岩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目标,全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多措并举下,一幅做强富民兴村产业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典型的山区县,如今已蜕变为“路宽林茂粮丰”的山城明珠。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增速位居龙岩市第一;财政总收入增长25.5%,增速位居全省83个县(市、区)第三、龙岩市第一,并上榜“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成为全国97个原中央苏区县中唯一入选县。
上杭的人民,幸福感底色更浓、成色更足。新冠疫情期间,上杭多措并举全力支持稳经济增长、稳市场主体和保就业,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3540人,增长50.77%。2016年至2021年,上杭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同时,上杭县全力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乡一体发展,撬动社会资本投资8.8亿元,建成173条486公里“四好农村路”,入选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网站公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上杭县入选,是福建省3个入选示范县之一。此外,漳平市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连城县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武平县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和客家祖地的悠久历史构成了闽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龙岩市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闽西特色文化,深化拓展红土地文明创建,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龙岩市持续强化红土地新时代文明实践“龙岩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深入开展“大爱龙岩”六大专项提升行动,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排名全省前列。2022年,龙岩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7.5%、53.7%。
新发展理念带来了工业绿色转型、红色文化不断传承培育的文明乡风,百姓的生活越过越舒心。2022年,上杭县、长汀县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龙岩市及所辖7个县(市、区)荣膺双拥模范城(县),连续四届实现“满堂红”。此外,古田镇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龙岩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纪念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大会在长汀成功举行。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三大机遇,发挥四个优势,重点打好五张牌,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岩篇章。”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提出如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