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罗 勉
□ 聂金秀
日前,广东省肇庆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村产业振兴现场会,提出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三年行动,加快构建龙头带动、规模集聚、链条完整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肇庆市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固邦之本,把“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作为安民之基,着力抓好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瞄准千亿
肇庆市是农业大市,肩负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的重任。数据显示,2022年,肇庆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760亿元,同比增长4.5%;近四年,实现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四连增”;创建、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农业龙头企业141家;2022年,遴选101名新型农业从业人才组建成“新农人”队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1.7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36万元。
肇庆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肇庆市提升当地水产的价值与空间,让农业产业有了奔头;为号召懂农业、有技术、会管理、善运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出台了扶持“新农人”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先后举办了两场“新农人”座谈会探讨肇庆现代化农业出路;以美学思维推进乡村建设,四会碧道画廊如诗如画,鼎湖沙浦镇正全域创建中国农业公园,高要莲塘哈哈乐农耕文化园春节期间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美丽乡村不断涌现,“美丽经济”之路也越走越宽。
在此次乡村产业振兴现场会上,肇庆市定下“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拥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以上,优势产业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龙头带动、规模集聚、链条完整的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农业强则肇庆强,农业兴则肇庆兴,肇庆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强作风,抓好现代农业“成百上千”工程,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为再造一个新肇庆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年行动“1+5”方案将实施
据了解,肇庆市即将出台实施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三年行动“1+5”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方案为蓝图,以资金奖补、贴息贷款、要素保障等方式,加快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实现现代化农业跃升发展目标。
其中,“1”指以方案为总抓手,“5”指配合方案出台《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若干政策措施》《肇庆市农业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十二条》《肇庆市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肇庆市促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肇庆市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实施方案》5个具体实施措施方案。
方案指出,三年内肇庆市将按照“上规模、强园区,树品牌、建链条,抓集群、拓市场”的总体思路,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线,以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等六大优势产业和油茶、花卉、茶叶等三大特色产业为重点,实施稳粮保供、农业规模化生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产品品牌提升“七大工程”,以此推动肇庆农业提质增效。
针对农业企业难以成群、产业规模体量仍有差距、“土特产”资源价值未能全面开发利用等问题,《肇庆市农业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十二条》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招商成效,针对在肇庆境内注册,且投资(含增资扩产)开展粮食、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和油茶、花卉、茶叶等种植养殖或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相关优惠、服务、便利等。
为发展壮大预制菜产业,出台《肇庆市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构筑预制菜产业集聚高地、培育预制菜标杆企业、打造预制菜原材料供应基地、做强预制菜区域品牌、支持企业开展预制菜标准制定、强化预制菜金融保险服务、推动预制菜走向国内国际市场七大方面培育产业发展。其中,对打造“肇庆一桌菜”预制菜区域品牌企业,一次性给予200万元的财政支持资金。
此外,《肇庆市促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肇庆市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实施方案》将从特色产业和“新农人”队伍打造出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挖掘“土特产”推动“成百上千”
肇庆市资源优越,围绕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建成产业集群,将推动肇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据介绍,肇庆市将用三年时间,扩大畜禽养殖规模,推动蔬菜种植稳产高产,做优水果“甜蜜产业”,推动水产养殖提质增效,推动粮油扩面提质,推动竹产业“节节高升”,发展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推动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充分挖潜微生物产业,打造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油茶、花卉、茶叶特色农产品百亿元集群。
实现这一目标,肇庆市不仅有基础,更有策略。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延伸农业全产业链。
围绕“种养—加工—销售—服务”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优做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载体,拓功能、扩规模、增效益;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聚焦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就业富农”为核心,持续开展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大型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建设、“互联网+”等线上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同时,学习先进,强化农业品牌塑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肇庆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抓好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接下来将强化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以农业“活水”浇灌乡村沃土,以农业强市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