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先清 杨子佩
谭庄咸鸭蛋、西门粉条、桃花洞五谷粉、北桐村黑玉米、柳峪沟香油……昔日的贫困村里,一个个特色产业正在兴起。“脱贫户”们竞相发展特色产业,铆足干劲奔向致富路。
近年来,河南济源把产业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招,积极引导脱贫村发展蔬菜制种、高山蔬菜、优质烟草、特色林果、畜禽养殖等产业,培育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建设省级蔬菜种子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30余个脱贫村发展制种产业,实现了镇镇有优势产业、村村有特色产业。
济源是国家首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蔬菜良种繁育面积36万亩,蔬菜制种类别30余类、400多个品种。济源充分发挥绿茵种业公司的龙头企业作用,在王屋山区建设省级蔬菜种子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30余个脱贫村、1.5万多农户发展制种产业。
优势产业效益如何直达农户,带动群众增收?济源推动实现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围绕产业帮扶、合作社带贫、龙头企业“联镇带村”项目等,制定利益联结、收益分配使用等管理办法,加强全流程监管。脱贫户通过参与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发展产业、销售农产品等渠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