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东峰 夏菲菲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20+8”产业集群社会组织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召开。深圳市民政局“一集群一协会”专班工作组以及40家“20+8”产业集群相关协会负责人聚焦服务“20+8”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度交流。各相关行业协会提高站位,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布局和中心工作,在助力“20+8”产业发展中找准结合点、构建支撑点、把握发力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作用,共同聚力促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稳步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助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双区”建设。在深圳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指导下,社会组织内在活力迸发,在推动产业升级、助推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动力。
党建引领行业自律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深圳始终强化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2015年深圳成立市社会组织党委,通过党建“燎原计划”、实施“书记项目”、推行“三同步五嵌入”工程等,不断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2021年,深圳选取25家市级社会组织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党对社会组织全面领导的路径方法。深圳建立党建与登记管理“五融合”工作机制,2022年,通过实施社会组织党建覆盖“源头工程”和百日攻坚行动,提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
自2017年开始,深圳市纪委、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民政局联合开展党建引领行业廉洁自律试点,先后分两批选取注册税务师、燃气等30家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试点,2019年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中全面铺开。截至目前,深圳市约95%的行业协会已将行业自律写入章程。2022年,深圳部署开展党建引领推进社会组织廉洁合规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社会领域拓展延伸。深圳党建引领行业自律和社会组织廉洁合规建设的经验做法,先后两次被《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推广。
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社会组织活力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改革创新,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深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登记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规划建设社会组织信息平台和社会组织工作平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社会组织注销登记、变更登记等6个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即来即办,社会团体换证等3个行政服务事项实现秒批,其他行政审批事项也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审批时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部署开展“走流程、优服务”行动,局领导深入一线服务窗口“走流程”,实地了解社会组织诉求,推动服务流程再造,制定完善了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党组织成立等一系列服务指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行业协会商会中部署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2022年,184家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减免、降低、缓缴收费,共为企业减负8522.58万元。
率先推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建设
近年来,深圳积极探索建立由行政司法监管、社会公众监督、社会组织自律、党组织保障“四位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明确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会组织”工作,规划建设深圳市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组织随机抽查制度,率先将年度检查改为年度报告,实行网上填报。同时,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建立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落实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制度,引入行政约谈机制,制定广东省首部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地方标准,完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部署开展社会组织法人治理、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规范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管理、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民政、公安、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和现场抽查,形成了监管合力。
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及首批授权清单,提出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对于住所设在深圳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申请成立登记时,简化注册流程,缩短注册时间,同时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助力中国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区域标准,不断提升深圳乃至我国产业关于科技革命前沿技术、标准研制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积极推动深圳相关企业发起成立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相继在民政部登记成立。其中,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正式落地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由于试点工作成绩突出,2022年5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突出贡献奖”。
搭平台助力深圳“20+8”产业战略布局
2022年6月,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对智能终端、新能源、新材料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合成生物、深地深海、量子信息等8个未来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布局。深圳市民政局迅速跟进,主动作为,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构建“一集群一协会”体系,会同产业主管部门培育扶持相关领域行业协会助力“20+8”产业发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圳制定了《“一集群一协会”工作方案》,提出了培育发展、监督管理、赋能提效等系列举措。目前,已研究确定覆盖“20+8”产业集群的协会43家,其中推动新设立10家。通过赋能支持和能力建设辅导,推动协会在助力产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供给复合型人才、构建产业生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紧盯“卡脖子”“替代进口”材料等重点项目,整合高端创新资源,与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以及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较好地促进了新材料产学研创新合作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251.84亿元,增速达22.6%。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组织制定全国首个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领域标准,联合会员单位打造先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成功入选全国12个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试点。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是国内首家无人机行业协会,专注于无人机、无人车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成立至今制定了37项无人机标准,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深度参与制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政策规划,联动100多家投资机构遴选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和孵化,20余家行业企业融资3亿元。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编制发布《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2》,围绕深圳市产业政策基础、发展情况、企业布局、技术以及产业化进展进行研究,协助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路径。
深圳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多项工作全国率先,是深圳改革进程的重要缩影。社会组织已成为推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为“20+8”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奋楫扬帆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启航。“20+8”产业集群是一台大戏,是深圳经济发展过程中亮丽的风景线。新征程,新发展,深圳社会组织将不断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一集群一协会”体系,更加有效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在协同改革创新中,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