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野

蓄势勃发启新程 奋楫扬帆再出发

——湖南株洲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回顾与展望

株洲神农城

中车电动汽车生产车间

□ 湘 营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铿锵的话语、豪迈的宣示、深厚的情怀,始终激励着湖南省株洲市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去赢得更多光荣、实现更大梦想。

宏伟蓝图激荡人心,号角声声催人奋进。2022年以来,株洲市瞄准既定目标,保持清醒坚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关会议精神,认真对照《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度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株洲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抓好落实。株洲坚持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围绕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优质和谐的投资建设环境、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更加便利开放的外资外贸环境、更加稳定活跃的就业创业环境、更加规范有序的监管执法环境、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环境持续发力,全面寻标对标、全市勠力同心,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蓄势勃发、奋勇争先。

厚植土壤强根固魂

抢抓机遇奋勇争先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2022年,株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改革创新疏通堵点、纾解痛点、攻克难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夯实制度保障,为高质量发展厚植土壤,抢抓新时代新机遇,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2022年以来,株洲以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为抓手,通过建立刚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围绕“一件事一次办”中“难办”事项,定期到政务服务大厅走流程、坐窗口、抓整改。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卫安等市领导先后到市民中心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活动。

株洲对产业项目实行“日批制”,探索推行“容缺办理”,促项目“建成即使用”,持续推进“拿地即开工”。在全省率先实施“联合验收”“多测合一”“交房即交证”“线性工程分段审批”等多项改革,“拿地即开工”“竣工即办证”“竣工即开业”等既有改革举措得到推广,改革成效得到巩固。株洲推动272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业务整合与流程优化,完成市、县两级向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赋权工作。

株洲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等活动,解决企业物流运输、用工用能、融资担保等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最大程度降低企业亏损面,稳住增长预期。发布“新人才30条”,其中优化升级措施17条、创新措施13条,重点聚焦培养优势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注重人才“引培并重”、“双创”支持等。强化金融服务支持,降低小微企业信贷综合成本;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护航企业发展。

株洲实行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制定履约验收管理办法;构建“一行一主链”机制,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获央视点赞;出台“招商引资28条”;中欧班列实现欧线、俄线、中亚线全覆盖,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出海”提供了更为便捷、经济的全链条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成功举办第十届全球湘商大会,共签约项目32个,合同引资额448.9亿元,涵盖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北斗应用等领域。举办轨道交通、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交流对接会,推动产业链主机企业发布采购需求20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行动,助推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裂变升级。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四大工程”“四大计划”。以落实“民营经济十条”为核心,以梯度培育、赋能赋智、园区改革、链群建设、纾困帮扶为重点,全面推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和涉企服务一体化。2022年1月~11月,株洲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1万余户,其中企业近2.8万户;净增市场主体7万余户,其中净增企业21922户。

株洲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八条措施”,中车株洲所“借力知识产权赋能股权激励”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典型案例。68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炎陵黄桃”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截至目前,株洲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件。2022年,全市专利授权5698件,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995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5.64件,居全省第二位。

株洲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立审判绿色通道,对涉及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民商事案件,做到快速立案、快速保全、快速审理、快速执行;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一门式” 政务改革和民生工程建设。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先后审结“斐乐”“泸州老窖”等知名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建立破产案件预重整制度,出台《破产案件预重整工作指引(试行)》,打造帮助困难企业“涅槃重生”的株洲模式,通过司法途径帮助株洲天桥起重公司追回新疆某资源公司货款7500万元,受到企业好评。

株洲创新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构建“一体统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端通达”“一数赋能”的数智化创新发展模式,围绕“1+4+N”工作布局,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目前,全市103个乡镇(街道)1387个村(社区)实现政务外网全覆盖。建立部门数据共享通道47个,归集人口数据412万条、法人数据67.7万条、电子证照数据213万条、信用信息数据约1000万条,地理空间数据容量60TB,累计交换总量为7.35亿余条次,数据总量3.88亿条。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集中攻坚,株洲数字基础底座不断夯实,城市数智中心云底座平台实现统一运维管理,已支撑市委政法委等28个委办局108个业务平台上云,时空信息平台、区块链平台、物联网平台等共性支撑能力全面应用;综合治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大专项平台实现迭代升级,其中综合治理平台已归集信访局、司法局等8个委办局372项1440万条数据,综合执法平台全新上线智慧园林、智慧市政、垃圾分类监管等业务系统,市场监管平台已归集39个农贸市场信息,便民服务平台中的“智慧株洲·诸事达”App上线285项高频服务事项,注册用户达230万,日活峰值达23.8万;“全民健康信息”“雪亮工程”“人工智能+智慧交通”“一件事一次办”“智慧消防”等业务系统运转优良,其中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为企业融资授信146亿余元,放款102亿余元,提供征信查询服务超2万次,成功入选“2022年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入选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

创新思路精准发力

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近年来,株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创业兴业蔚然成风,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建立“制造名城早餐会”制度。“制造名城早餐会”由市委书记或市长平均每两周组织召开一次,邀请企业家或人才代表参加,以开放式聊天、吃本地小吃为主的方式,面对面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现场回应企业反映的诉求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共谋行业发展、共话政企合作、共破发展难题。目前,已成功举办16次,96位企业家或人才代表应邀参加,一批长期制约企业和人才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涉及用地、融资、上市、引才等方面的事项办理进入“快车道”。

建立“企业办事不求人”制度。2022年以来,株洲市坚持把建立“企业办事不求人”机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印发《关于建立“企业办事不求人”机制的意见》,明确设立12345企业服务工作专班,专职接听企业诉求,解答企业政策咨询,实行问题交办制、限时办结制、挂号督办制、回访评价制、重点问题解决机制及其相关配套措施,实行企业问题闭环管理。截至目前,通过“企业办事不求人”等机制回复市场主体政策咨询2.6万余件,督促解决问题近1500个。株洲市聚焦推进“企业办事不求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获得湖南省政府推转办宣传推介。

创建“制造名城”监督与服务企业微信群。株洲市纪委监委牵头探索建立“制造名城”监督与服务企业微信群,以督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协作配合,以切实有效的举措高效快速解决企业诉求。截至目前,株洲全市已建立“制造名城”监督与服务企业微信群2107个,覆盖全市5000余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推拖绕难”问题587个,其中推动解决30个重大项目久拖未决的堵点问题55个。株洲市纪委监委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级纪检监察机关。

持续深化“一把手走流程”。2021年,株洲探索开展的“一把手走流程”行动获湖南省政府大督查通报表扬,2022年3月得到省委领导肯定,并要求在全省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2022年以来,10个县市区和39家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深入窗口“走流程”,已累计开展“走流程”行动669人次,体验768个事项的办事流程,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达到99.99%。

扎实推进“六即”改革。株洲深入推进“六即”改革,实现了产业项目洽谈即服务、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配套、竣工即交证、投产即培育。推出技术性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分离的审批模式,产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平均时限缩减至5个工作日,施工许可审批平均时限缩减至2个工作日。2022年1月~11月,成功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8个,居全省第二位,株洲北斗产业园、三一株洲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

深化市场主体获得用水用电用气报装改革。认真对标对表深圳、长沙等地的经验做法,以问题为导向,从获得用水用电用气涉及的破占道、并联审批等难点问题入手,出台《深化市场主体获得用水用电用气报装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精简受理材料、减少流转环节、压缩业务时间、降低接入成本的总体要求,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压实责任、完善系统建设等举措,真正实现市场主体获得用水用电用气接入“零投资”、报装审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报装受理办结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的总体目标。

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四个务求”。提高站位务求实效、梳理政策务求全面、宣传政策务求广泛、解决问题务求满意,紧跟最新部署,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在株洲尽快落地见效,组织相关政策落实责任单位和各县市区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形成干货政策478条,编印《惠企干货政策汇编》并向企业免费发放,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享、免申即享、直给直兑。在《株洲日报》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专栏,采取“政策依据+政策干货+具体案例”模式,让企业现身说法,为同类型企业提供参考,让广大企业有规律可循、依葫芦画瓢,提高政策落地的效率。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及时公示政策信息、开展政策解读,借助行业、商业协会进行政策宣传,利用大型活动节点强化宣传效应,帮企业吃透、用好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好惠企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用”的问题。

多措并举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株洲在物流降本增效方面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经验:降低物流制度成本,夯实物流载体建设,全力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加大资金和用地保障。降低物流制度成本方面,审批事项集中至市民中心办理,支持全程电子化登记,压缩超限运输许可办理时限,从2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做到当天申请当天拿证。夯实物流载体建设方面,三一钢贸物流园、国联捷现代物流园、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佳家欢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安迅物流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在醴陵市成立内陆港,将码头功能延伸至内地,实现了公铁海联运;全力推进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通。

在全省率先实施“个转企一窗通办”。继2020年在全省率先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后,2022年株洲再次率先在全省实施“个转企”相关手续“一件事”联办改革,出台《株洲市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办理事项“一窗通办”实施方案》,将“个转企”申请办理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现“一窗通办”,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个转企”便利度。目前,株洲“个转企”可合并办理的高频行政许可事项达12项,实现材料共享达28件,各县市区政务大厅都设置了“个转企”专窗,指定专人提供帮代办服务,解决了市场主体“个转企”后续环节多、材料多、跑腿多等堵点难点问题。

就业创业工作获人社部和湖南省人社厅肯定。株洲市始终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摆在工作首要位置,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先后出台“稳就业25条”“保居民就业15条”等政策措施,形成了具有株洲特色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培育了以“百人百企进百村”就业攻坚行动等就业服务品牌、“醴陵陶瓷工匠”等劳务品牌、“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网络直播大赛等技能人才培养品牌为引领的株洲“帮就业”综合服务品牌矩阵,为城乡劳动者提供精准精细的就业服务。202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1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3万人,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培训11.28万人次。在全国创新举办“311就业服务节”活动,把每年的3月11日打造为求职者的节日,相关做法获人社部和湖南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就业创业工作近4年三次获得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激荡在14亿多中华儿女的心间。成就催人奋进,奋斗未有穷期。2023年,株洲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

明确一个目标。株洲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按照国、省相关要求,结合株洲自身实际,决心以“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为主题,对标全国先进地区,继续争当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先进,积极争创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推动株洲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坚持一个理念。株洲继续强化“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说了算”的理念,以“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的工作干劲,只争朝夕、发愤图强,持续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活动,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给直兑”,心甘情愿、心急如焚为市场主体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让市场主体心情舒畅的营商环境,持续擦亮“创业株洲、万事无忧”的营商环境金字品牌。

开展一项活动。2023年,株洲将继续按照国、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精神抓好落实,对标《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执行到位。以开展“最高时效度、最优便利度、最好满意度”服务市场主体竞赛活动为抓手,持续擦亮服务品牌;对标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经验,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系统化推动“三度”活动落实落地。

紧扣一条主线。株洲将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更多便捷高效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市场竞争更公平。持续开展“心连心联系市场主体,面对面解决急难愁盼”走访调研,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办事和企业发展的情况诉求。推进线上线下联通、数据互联共享,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从“人找政策”费时费力向“政策找人”精准推送转变,进一步强化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全面开展服务企业“回头看”活动,重点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清单解决进度和办结情况、企业是否存在新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的满意度、现有服务企业机制的落地见效情况四个方面开展“回头看”。将惠企政策落地、企业问题投诉处理等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绩效考核。

用好一张清单。株洲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总要求,进一步用好用活“要素保障清单”,实现要素保障全方位、全覆盖,要素跟着项目走,要素围着企业转。聚焦重大项目落地见效、重点企业稳健发展,重点攻坚营商环境、用工、用地、资金、水电气等保障难题,充分发挥打造“三个高地”指挥部要素保障组的职能作用,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列出要素清单,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完成时限,逐条逐项压实责任到单位和个人,着力解决人才和用工、融资、用地、物流、水电气、信息等问题,通过解决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要素保障问题,发现和解决一批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要素保障问题,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企业纾困增效,激发市场活力,让株洲更加宜居宜业,让企业家更加安心舒心暖心。

宣传一批典型。株洲将及时总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经验、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营商环境美誉度和影响力。重点聚焦制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出首创性、突破性的制度性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株洲经验”,推动株洲营商环境改革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同时,不断推动“政企早餐会”、“企业办事不求人”、“六即”改革、“制造名城”监督与服务企业微信群、“一把手走流程”等改革走深走实,全方位宣传好经验好做法,更多传递“株洲声音”,大力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让更多人认识株洲、了解株洲,选择株洲干事创业。

击楫扬帆立潮头,奋勇争先再出发。回顾艰辛历程,倍感振奋;展望光明前景,信心满怀。2022年12月26日,市委书记曹慧泉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要求。2023年,株洲将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文配图由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提供)

2023-01-06 ——湖南株洲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回顾与展望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4935.htm 1 蓄势勃发启新程 奋楫扬帆再出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