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杳勤
党的十八大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已成为蓝海盛宴。在这场盛宴中,深圳市龙岗区早布局、出良策,历经五年打造的的数字创意走廊初见成效并被广为关注。
谋定后动
打造数字创意产业走廊
早在2017年,龙岗区就对照《“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工作设想;2019年11月,深圳市将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责任主体正式交付龙岗区。2020年12月,创立三年的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以下简称“龙岗数创走廊”)初见规模效应,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数创走廊踔厉前行的步伐越来越快。2022年,龙岗区紧紧聚焦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任务目标,以重点园区和企业为着力点,以四个强化为抓手,让数创走廊前进的步伐更为矫健。
强化制度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多次召开现场调研会和领导小组会议,集中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题。二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推动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全区“3+4”产业格局中的四大重点产业之一。三是继续贯彻落实《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规划引领推动产业发展。
强化平台建设。联合华为建设华为公司国内首个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中心,为龙岗数创走廊内企业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AR/VR等数字技术支撑;完成元宇宙视频拍摄基地建设,为区内企业提供XR技术全产业价值链服务;推进电影科研所虚拟拍摄重点实验室落地,为全国尤其是深港两地影视企业提供电影虚拟化制作技术服务;筹建由华为云牵头,腾讯云、今日头条等参与的深圳市数字创意产业协会。
强化资金保障。设立数字创意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同时,对深圳市“一集群一基金”进行呼应,创设深圳市数字创意产业基金。
强化整体形象。建设龙岗数创走廊展示中心;完成“走廊七星”标识工程建设;策划走廊“五朵云”产业空间;设计开发龙岗数创走廊“数字文化官”;策划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节,引进中国设计红星奖、深圳动漫节,组织举办深圳生肖文创设计大赛和文创IP大展等赛事活动。
自开展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作以来,通过政策体系、平台建设所产生的内生动力,龙岗数创走廊已引进企业和项目超200家。与此同时,龙岗数创走廊的改革成功之举得到国家、省、市、区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文旅部内刊《产业发展动态》、《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多次对龙岗数创走廊深度报道,并建议相关经验做法进行全国推广。
集腋成裘
催生走廊经济叠加效应
作为文化产业大区,龙岗区文化园区总体数量及国家级、省级、市级园区数量全市第一,文博会分会场数量连续11年保持全市最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常年保持在10%左右。
作为国内首个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大湾区首个文化产业带及深圳市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目前龙岗数创走廊正以“一廊三核多支点”完成数创产业空间格局和叠加效应。“一廊”即创意产业走廊,“三核”是西部数创产业总部核心区、中部产学研孵化核心区、东部数创装备智造核心区,“多支点”是构建“数创园区-数创楼宇-数创空间”产业空间体系。
数创走廊由西向东横贯龙岗全域,全长46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串联华为基地、天安云谷、华侨城甘坑新镇等园区。其中,文化产业园区数量已从申报创建初期的21家增加至35家,其中包括2家国家级、4家省级。作为“超级走廊”,廊内文化企业总数超过1万家,其中规上文化企业超400家,各种文化产业人才超28万人。
在龙岗数创走廊,星河云海、天安云谷、龙岗云中心、天健云途、低碳云城组成的“五朵云”备受瞩目。“五朵云”全为深圳知名企业耗费巨资打造,云开之时,就是龙岗数字创意产业发挥集腋成裘效应而占据中国数字经济制高点之时。
星河云海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集聚数创企业超200家,重点发展影视动漫业、游戏电竞业、网络视听业、数字设计业和数字硬件业,正立足打造为全国特色数字创意产业基地的标杆。
天安云谷规划建筑面积约289万平方米,园区以文化智能硬件装备为核心、文化创意设计为支撑,涵盖国家文化产业九大分类的完备生态,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引入文化、科技类企业3000余家。
龙岗云设有11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目前,主营3D打印机业务的纵维立方、上市公司思亿欧网络等龙头企业业已入住,并将持续吸引各行业龙头企业落户。
天健云途是国内首个以“数字建造及BIM建筑设计产业全产业链”为主题的数字建筑产业园,建筑面积约9.89万平方米,园区将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构筑数字建筑设计产业集聚高地,引进国内外数字化建筑设计项目100亿元。
低碳云城建筑面积达39万平方米,以低碳示范为引领,致力打造出“低碳生态、科创时尚、文化旅游、多元融合”的产城融合新模式。
据悉,龙岗数创走廊已在2021年创造营业收入1774亿元,已被成功列入深圳市“一核一廊多中心”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规划和广东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已启动创建验收工作。
规划蓝海
数字产业成就未来宏图
实现数创走廊大发展,既要增强数字内容、数字设计、数字服务能力,又需要政府层面不遗余力地予以引导、扶持和服务。
一是构建“1+1+1+3”政策体系。出台1个文化产业扶持政策、1个龙岗数创走廊专项扶持政策和1个数创人才扶持政策,以及数字创意产业集聚空间、重点数字创意企业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认定办法,其中大量政策条款均为全国首创。
二是构建集聚空间发展体系。为确保精准施策,龙岗区探索推出了汇集园区、街区、楼宇、专类空间,以及创新孵化基地、消费创新空间、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后期制作基地等八种空间形态的数创产业集聚空间发展体系,相关做法全国领先。
三是构建“政企园”联动招商体系。在政府层面出台产业招商引资政策、组建招商引资专班、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搭建异地招商平台,在企业层面依托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引进生态链上企业进驻,在园区层面鼓励园区与政府联动招商并出台园区专属配套招商引资政策。今年以来,已有慧科未来、玄智科技、腾讯云数字创意人才创新基地等多个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
四是构建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体系。在全市率先构建涵盖文化消费、文化旅游、文化生产和文物活化等领域的10个特色文化街区,数创走廊的布局更为科学、发展环境更为优化。
龙岗区的创意成果正在遍地开花,原创动漫IP《外星人阿果》成功出海,在韩国电视台播出。深圳市茄子咔咔科技的虚拟数字影像技术,被成功植入北京冬奥会的《集光之夜》。华侨城以甘坑新镇元素制作完成的VR电影《小凉帽之白鹭归来》,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产生了近千个衍生商品和3亿多元收入。
未来,龙岗将致力于把数创走廊打造为全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高地、全国数字创意产业人才集聚高地和全国数字创意内容技术创新高地,为全国文化产业园区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据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中,这里将成为辐射湾区、影响世界的数创产业全产业链“超级廊道”,成为“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贸易”“文化+旅游”等新业态的聚合地,成为超30个数字创意产业园区聚集、30万国内外数字创意产业专业人才汇聚、年营收将突破3000亿元的超级走廊。
(本文配图由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