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333”模式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工商联强化“三个引领”、做优“三项保障”、夯实“三项措施”,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寻求突破,助推企业产值高位增长

□ 姚思思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工商联探索建立服务民营企业“333”工作模式,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寻求突破,助推企业产值高位增长。

强化“三个引领”

明确民营企业发展方向

强化政治引领。积极搭建“政治课堂”“红色课堂”“榜样课堂”,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与党同心,与国家经济发展同声,与促进人民幸福生活同向,坚定不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引领。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组织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围绕企业发展、技术攻关、提振经济等开展交流研讨13次,吃准吃透经济稳中求进向好的大趋势和方向,并积极引导广大企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谋划企业发展思路,明确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强化事业引领。2021年,新都区GDP迈进“千亿俱乐部”,民营企业经济占比80%以上。为了让民营经济在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新都区先后组织召开工商联主席会3次、企业座谈会5次、商(协)会座谈会2次,围绕新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高做强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谋篇布局,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建圈强链”行动,切实把重大战略机遇转化为企业发展红利。

做优“三项保障”

提升民营企业服务质量

建好民营企业干部队伍。加强民营企业党员管理,建立企业党组织“1+N+N”联合组织生活制度,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不断转化为企业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做好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推荐和管理。筹划建设青商会、江西黎川和浙江宁海等异地商会,为企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夯实民营企业服务机制。建立走访调研机制,由工商联党组书记牵头,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堵点,常态化开展走访座谈,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协调解决,努力消除疫情带来的影响,为企业立足主业搞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提供民营企业法治保障。为增强民营企业诚信经营和守法经营意识,不断提高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的能力,新都区携手四川北新律师事务所成立了新都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非公经济法律服务中心,建立了“1小时”法律服务响应机制,长期为区内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法律培训、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夯实“三项措施”

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精准滴灌注入“金融活水”。联合人行新都支行主办“春天同行——百家企业金融服务对接会”,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邀请驻区25家商业银行为企业代表就2022年货币信贷政策、贷款流程进行解读,提出融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答疑解惑。现场促成6家企业与6家商业银行达成意向,授信金额达7390万元,为企业发展送上“真金白银”,使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

线下线上培训助力“充电增智”。线下举行“不忘初心 蓄力起航”助力企业新征程宣讲会,邀请中信银行新都支行为企业做金融知识讲解,为企业提供最先进、最扎实的知识补给。线上举行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宣讲《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关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企业家主动发现企业存在的劳动人事法律风险,将劳动人事法律服务工作重心前移,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良性循环,保障单位可持续稳步经营管理。

搭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组织会员代表到区检察院、区法院参加“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开放日活动,开展以案释法活动。成立新都区工商业联合会维权服务中心和新都区商会法律调解中心,为有需求的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不断提高会员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诚信经营和守法经营意识。

2022-11-11 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工商联强化“三个引领”、做优“三项保障”、夯实“三项措施”,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寻求突破,助推企业产值高位增长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3504.htm 1 “333”模式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