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安 赵 玮
5年前,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首届毕业生示范校录取率仅为43%;2019年,一跃上升达70%以上;2022年,第二届高考一本上线率达68.3%,成绩远远领先于区内其他学校。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建校8年来,由最初的基础薄弱,发展到今天领跑教育前沿,无论是在高考揭榜月还是在招生黄金季,都成为该校的高光时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以人文情怀传递教育温度,以担当使命构建教育高度,实现了精彩快速“弯道超车”,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教育传奇。
聚集核心教育资源
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寄宿制中学,地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怀柔科学城的核心区。该校建于2014年8月,总建筑面积109,754平方米(约200亩),与一零一中总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机制。2017年9月,北京市怀柔区教委与北京一零一中签订(二期)合作协议,纳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管理和建设发展。
名校办分校,并非挂一块牌子那么简单。一所学校如何打开新局面,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经过认真分析与思考,北京一零一中副校长、怀柔校区执行校长崔峰一语中的、道出秘诀:“抓教学质量,抓发展合力,抓特色品牌!”
作为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怀柔校区自建校以来,秉承一零一中的教育教学理念,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校训,以“守正创新”为办学策略,坚持“立足怀柔、紧跟海淀、融入总校、项目引领”的工作思路,聚焦培育“未来卓越担当人才”的育人目标,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治理架构完善成熟,管理机制科学高效,教育教学成就日新月异。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成立五大中心:学校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后勤保障中心。五大中心既各司其职,又密切合作,助力学校快速发展。在总校引领下,集团校深度融合,做到“六个一体化”,即学校管理一体化、课程资源一体化、教师安排一体化、质量评价一体化、教研活动一体化、教师培训一体化,促进各校区之间理念的融合和办学品质的统一。
一体化开放式办学为教师提供了“双培养”机会,每年该校都有十几位老师到总校挂职培训,备课组长到总校实地学习,毕业年级每两周一次,非毕业年级每月一次,教师成长迅速。同时,也为优秀学生的“双培养”提供机会,每年学校都会从优秀的高中生源中选拔优秀学生到总校进行“双培养”,大大加快了学生成长速度。
集团校之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培训,实现了统一备课、统一要求、统一进度,检测统一试题、统一阅卷、统一标准,形成了具有战略性的发展平台,有力保证了怀柔校区在管理智慧、创新资源、优秀师资、培优机会等方面的共享机制。每学期,总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都会来怀柔校区指导教学工作,每周都会有一批名师来怀柔校区开设专家讲座和教学指导,一批老师在怀柔校区长期无私奉献。作为怀柔区中学第二学区的牵头校,怀柔校区积极与各校及兄弟学校保持教研合作,平均每学期组织十余次学区教学活动。
近年来,学校先后邀请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李奕、北京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臧铁军、总校专家等一批名师名家到校交流,累计达1600多场次,平均每年200人次,仅2021-2022学年就邀请专家367人次来校指导。这些活动都会邀请怀柔各中小学参加,充分发挥总校资源优势,理念共享、互惠共赢,一起提高、共同进步。
力抓教师队伍建设
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怀柔科学城,一幅“百年科学城”建设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在这幅画卷上,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作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熠熠生辉。在崔峰的带领下,学校不断推动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落实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面向未来的生态·智慧教育”理念,确立“引领、规范、提升、精细”工作思路,要求“向规范要质量,向落实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保障家庭教育、自主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位一体,实现规范管理、科学引导、自主发展。学校始终把精诚务实的管理团队和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作为核心竞争力,把提升管理团队的执行力和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甘于奉献的优质业务团队。崔峰欣慰而自豪地说:“当初一些看上去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我们都已经实现。”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崔峰倡导的“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思想,深深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他力抓团队,修炼内功,提升师德师能,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时效,变“问题引领”为“机会引领”,化“思考引领”为“创新引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位老师干劲十足,大家群策群力,开始从多层面、多维度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进行“教学小项目”研究。
怀柔校区依托总校名师资源实施“送进去”和“请上门”的培育工程,在教师培养上下足了功夫。该校立足校本实施“青蓝工程”,建校以来每年一届,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先后共培养优秀青年教师100多名。教师们育人的同时,专注教育科研,先后在国家级、北京市和怀柔区立项的科研课题共16项,撰写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论文、案例研究达到386篇。现在,教师队伍已形成了“向外探寻、向内思考、向下扎根、向阳生长”的崭新格局。
该校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9人,博士3人,研究生120人。一零一中总校每学期在怀柔校区教职工不低于15人,含特级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地方人才政策,从全国引进成熟型教师近30人。这些教师都是长期从事教育的名师或优师,能够引领青年教师发展,形成传帮带的教师发展机制,已建立起有层次、有梯度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师培育机制,有利于快速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
卓有成效的双线管理,实现了“常规管理制度”落地生根、“生态·智慧课堂建设”落地生根、“一课一研要求”落地生根、“初高学段融通设想”落地生根、“共同成长规划”落地生根、“融入总校战略”落地生根,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构建学校多元课程
怀柔校区坚持多元自主、特色鲜明的发展理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创办“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上,借鉴了总校的“‘三层八维式’课程结构体系”和“生态·智慧课堂”改革成果,实现了主题课程系列化、选修课程精品化、实践活动综合化。
校本课程:目前共开设主题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四类校本课程。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课程,打造主题课程特色品牌,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深入落实学科德育;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优质校本选修课程,共开设皮影戏、3D打印、京东大鼓、书法、围棋、茶艺等49门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大大拓展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天文社、啦啦操、摔跤等社团选修课程,为学生锻炼技能、加强交往、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提供了舞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促进生命成长体验。
人文课程:学校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和生长,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开设人文课程。每天一节“阅读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每天一节“时政课”,培养爱国情怀;同时,学校还会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市级教研员、研究员送课送教,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美育课程:学校利用施光南艺术节、“一二·九”合唱比赛等特色品牌活动,深挖教育内涵,将价值引领融入艺术教育,用美育涵养气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目前,学校拥有合唱、古筝和京东大鼓三个音乐类社团,皮影、书法、剪纸、服装四个美术类社团。作为“中国皮影艺术传承示范校”,学校皮影社团排练了《龙宫寻宝》《哪吒闹海》《少年毛泽东》《三把斧头》等优秀作品,多次参加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为传习皮影技艺、传承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书法社团以“书法基地校”为依托,积极参与“建党百年”书法展、“笔墨中国”书法大赛、“兰亭杯”等一系列书法比赛活动,20余位学生的作品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书道薪火”师生作品展展出。服装社团《以服绘戏》《云中仙鹤》《华服霓裳》等作品在市级、区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体育课程:“健康是底线,质量是生命线。”一零一中提出“无体育 不一零一”办学特色。体育组全程设计三操流程与规范,全学段设计体育课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潜能,强健每个学生的体魄。每日三操风雨无阻,拥有9个体育社团,春秋季大型主题运动会、期末小学期年级体育竞赛等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在2021~2022学年各类体育竞赛中,学校获得了怀柔区中小学运动会第一名;怀柔区三大球精英赛中,足球和女篮获得第一名、男篮第三名,乒乓球获区男女第一名;摔跤社团参加北京市锦标赛取得7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2017年,学校获批国家级足球特色校园。学校还会陆续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打造成特色项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
培育学生科学素养
除了校本课程之外,怀柔校区还精心培育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充分挖掘地处怀柔科学城的区位优势,厚植科技根基,凝聚创新活力,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把“聚焦人文、关注科技”作为课程开发的切入点,设置了丰富的科技课程。
与中国古动物馆合作开发科学盒子及科学公园系列科学素养课程、科技社团选修课程,并以这些课程为主阵地开展多种科普教育和科普实践活动,让各学段学生都有机会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参与科技实践。2021年,在怀柔区举办的小小科幻家活动、“科学城杯”中小学创意编程大赛、第四届怀柔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首届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上多次斩获一等奖;在北京市青少年DI创新思维竞赛、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传播大赛、北京市中小学生航天科技体验与创意设计比赛、北京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第21届机器人大赛、北京市中小学生天文知识、天体摄影、天文观测设备现场操作三项竞赛中都取得了市级一等奖及以上的成绩。高二年级于嗣祺和于嗣平同学的《关于京加路出京方向河防口至汤河口段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的提案》从全市1028份提案中脱颖而出,被政协委员带上北京市政协会议。
怀柔校区利用地处怀柔科学城核心区的地域优势,将学校发展及时融入“百年科学城”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办学,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中学”,确立“人文·科技”办学特色,把“怀山柔水”的人文资源和科学城的科技资源充分结合利用起来,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几年来,怀柔校区科创项目频获佳绩,校区学子更是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展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奖项收入麾下。
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中学,学校积极引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优质科教资源,开设科学素养起航课程、科学素养大师课程,由中科院院士、教授等科研人员,以“方法课+实践课+假期研学”的形式开展,拓展学生的课堂学习边界。在初中部开设科学素养起航课程,以科普讲座为抓手(初一初二年级每月一次),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前沿,激发学生科技兴趣,实现科学素养启蒙。在预科年级开展“科学盒子”课程,加强科学研究方法指导,注重科学理论深层次提升,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特色专长发展,提升科学素养水平。
为凸显“人文·科技”的怀柔特色,该校完善并丰富了人文经典、大师领航、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等课程,利用邻近科研院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地理优势,邀请科学家前来授课,做到选修课程精品化、实践活动综合化和主题课程系列化,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需求。同时,学校倡导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性实践活动,使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让科学素养实践落地。
不论是带领学生到航天大学、生物研究所等地进行科研游学,还是组织开展科技嘉年华、参加系列科技比赛,都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科技游戏等活动的同时,近距离接触最新奇、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逐渐增强学校的科技教育办学特色。
倾力打造学生能量场
多年来,学校牢记办学初心,用实绩取信于民,力抓“五育”并举,践行“三全”育人,让每个学生变得自信阳光、乐观开朗,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梦想。
学校实行全封闭、全寄宿、全跟踪、精细化管理以及独特的励志教育方式,使学生远离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远离迷恋手机、网络、游戏、逃课等风险,让孩子平稳度过人生中危险的叛逆期,在寄宿生活中逐渐形成自尊、自强、自律、自我负责的意识。高一学生小林说:“寄宿制生活对我也是一种锻炼。离开父母后,现在我能够自我管理,学会了许多东西,感谢我的学校。”
班主任全天在线,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孩子住在学校,从生活起居、饮食营养,到体育锻炼、学习辅导,都科学有序、专人管理。学校承诺全天候陪伴,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高强度、高自主的学习生活,家校共育讲座、家访妥帖安排,真正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有未来”。据调查,家长对一零一中怀柔校区的满意率居全区第一。
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在学生培养上,关注学生的身心、生活和生长,坚持把学生放在正中央,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该校先后多次邀请知名教授开设“卓越担当”课程,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每年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活动,在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的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用实绩说话最有分量。自2014年建校以来,学校着力打造中国基础教育名校,助力怀柔科学城发展,站在首都教育制高点,收获了累累硕果,成为备受群众追捧、家长满意率居全区第一的热门学校。目前,学校设有完整的初高中6个年级,以及“1+3”培养试验的预科年级,共有48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1935人,其中初中1345人,高中590人。年级统筹,双线发力,初高中教学协同发展,夯实常规要求,提高教研能力,推进课堂改革,成为全区教育新引擎。
学校中高考成绩遥遥领先于区内其他学校。2021年首届高考,廖阔同学考出了693分的好成绩,居全市前100名,清华、北大均可任选专业,他最终选择了北大;热爱美术的崔璨同学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2022年是该校第二届高考,最高分675分,600分以上18人,比去年增加8人;一本上线人数112人,一本上线率68.3%,比去年提升14个百分点;41人被“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录取,6人被艺术、体育类院校录取,3人被军事类院校录取,其中宿子辉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是在北京地区录取的唯一空军飞行员。2022年中考成绩怀柔区前10名中,该校学生有4人,裸分第一名、第二名都是该校学生;怀柔区前100名学生中,该校有41人,同样遥遥领先于区内其他学校。该校现已成为一所人民信赖、怀柔学子向往的学校。
更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学校拥有全国奥赛金牌教练6人,打造数学、物理、生物三个学科的奥赛团队。目前,学校开展的学科竞赛辅导与培优课程有数学、物理、生物三个科目,每个年级至少开设两门,由本年级任课教师进行授课。各学科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制定学科竞赛教学计划,认真执行。吴玉泰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北京市二等奖,王金亮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斩获省级三等奖2个,舒超、刘洋、张盛、何本胜、唐先红老师指导学生在第十四届中学生数理化展示活动中获得初赛一等奖7个。
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京城基础教育百强学校”“首都文明校园”“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怀柔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新时代新起点,作为京城百所特色校,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坚守核心价值观,探索全面育人新途径,正走在现代教育最前沿,站在首都教育制高点,凝聚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每一份梦想,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向着“北京市教育名校”和“全国基础教育名校”阔步奋进、踔厉前行。
(本文配图由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