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角

厨师也能评“正高” 技能报国路更宽

广东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累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鲲鹏、昇腾开发者创享社合作计划,这是深化产教融合、实战育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又一具体举措。图为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团队在“工大创谷”研发空水两栖远程巡检平台。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 本报记者 罗 勉

□ 洪展伟 陈旭波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是广东省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自实施以来,“三项工程”累计培训855万人次,直接带动全省就业创业282万人次。

记者日前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粤菜师傅”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广东技工”产业支撑力越来越强,“南粤家政”服务群众能力越来越足,“三项工程”在稳定就业大局、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技能促就业推动共同富裕:

让一线劳动者更有盼头

在日前举行的“三项工程”高层次人才颁证仪式上,32名“三项工程”高层次人才代表获颁“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证书。截至目前,“三项工程”共评审通过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15名。全省共8070名技能人才获职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厨师也能评“正高”,这让一线劳动者更有盼头,特别是“粤菜师傅”工程一系列政策举措,带动了广大城乡劳动者通过技能培训更好地就业创业、成才致富。

通过广泛组织多层次培训,“三项工程”创造了以技能促就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广东经验。通过“一人学厨,全家脱贫”,梅州玉水村从“煤炭村”蝶变为“厨师村”,仅在外从事厨艺工作的就超过千人;技工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热门专业毕业生往往有4个~6个岗位可以选择;全省家政企业2.68万家,从业人员超127万人。今年1月~8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4.39万人,占同期全国总量的1/10。广东就业工作连续4年获国务院激励表彰,“三项工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湛江,广东省首批认定的“粤菜师傅”五星名厨高飞以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和粤菜师傅培训基地为支点,与当地村民建立订单式精准种植采购模式,并通过对农产品进行菜式研发,挖掘和发展当地优质食材,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脱贫户年收入翻番。“得益于‘三项工程’,粤菜师傅‘点菜成金’,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高飞说。

广东省还围绕新形势下“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实施员工制家政企业引领计划,打造“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网络系统,全省建成“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645个,“15分钟优质家政服务圈”覆盖面越来越大。

人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加宽阔

今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正式开“港”,为包括粤港澳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14项一揽子综合服务。

近年来,“三项工程”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打造了“小切口大变化”服务国家战略的广东模式。广东实施“一试三证”培养评价模式,粤港澳三地联合组织了160批次、4289人次参加“一试多证”考试,3281人获得相关技能证书,推动港澳技能人才在大湾区内自由有序流动。

不仅服务“双区”建设,在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等方面,广东将“三项工程”引入省际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累计培训7万人次。广东在广西、贵州设立“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网点和培训基地;指导西藏林芝开发“粤林幸福菜谱”,帮扶西藏林芝建设技工学校,实现林芝地区技工教育“零的突破”;还帮扶新疆喀什技师学院实现从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三项工程”坚持产业带动,探索人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广东实践。广东推动“粤菜师傅”与粤菜产业协同发展,培养培训40多万名粤菜师傅,培育了一批餐饮龙头企业;推出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587个,评选出广东省“粤菜师傅名村”10个。

广东省还成立战略性产业集群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推动院校与华为、腾讯、比亚迪、格力等企业紧密合作,成立31家产业就业培训基地,遴选1229家企业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此外,重点扶持建设“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产业园、家政超市等载体54个,评选省级家政服务龙头、诚信企业101家,各地涌现出“羊城家政”“德庆管家”“丹霞月嫂”等特色品牌。

“我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离不开‘三项工程’的帮助。它让产业工人技能报国之路更加宽阔,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来自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的全国技术能手、特级技师王建涛说。

就业观念不断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技能这条路”

广东还以实施“三项工程”为抓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掀起技能热潮,提升社会大众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度、美誉度,就业观念不断改变。通过强化技能人才表彰激励,设立“南粤创新奖”“南粤技术能手”“广东技术能手”等荣誉,越来越多“三项工程”从业者获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等表彰。

目前,广东省共8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9人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50人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1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89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96人获“南粤技术能手”称号。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冠军田镇基是年轻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的他如今带领着一批批青年学子投身技能事业。“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尊重技能人才,掌握技术能帮助青年人增加职业选择和拓宽就业空间。我们的校友有的投身军工事业,为国防科技贡献力量;有的一毕业就拿到投资,实现自主创业;还有的像我一样进入院校做教师,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技能这条路。”他说。

接下来,广东省将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让老百姓不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强化立法保障,制订出台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技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家政服务条例,进一步推动长效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专业化发展,落实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建优建好一批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教学基地。同时,通过强化标准建设进一步推动规范化发展,健全“粤菜师傅”工程“人、菜、店”评价标准,组织开发一批地方职业标准,强化产业联动,大力扶持“粤字号”品牌企业发展。

2022-11-07 广东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累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3358.htm 1 厨师也能评“正高” 技能报国路更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