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华 铭 张海帝
不久前,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闭幕。自2018年起,安徽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世界制造业大会,累计签约合作项目2454个,合同引资额19,682亿元,为推动安徽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动能。
过去十年,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效,实现了“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据统计,2012年~2022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位居全国第三;全部工业、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先后突破1万亿元,制造业总量和质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产业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省围绕稳链固链,建立由省领导牵头负责的十大新兴产业省级专班,吸纳商协会、龙头企业、金融和基金机构等方面力量,在项目招引和建设中,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纵向构建“市县有求、专班必应”机制,横向构建“专班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企业投资和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全要素服务。
此外,安徽省还将“三重一创”建设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目前,安徽省在省一级已先后认定了26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51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68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进入长三角为安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安徽聚焦省际合作园区、苏皖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宁马城际等重大项目,量子信息产业合作、产业链备份基地等重要事项,与沪苏浙构建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让“高质量”越来越高、“一体化”越来越强、“一盘棋”越下越活。
安徽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扬皖所长,携手沪苏浙做好“五共”工作;推动创新共建,协同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促进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和G60科创走廊5个产业联盟,共同揭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协调共进,深化沪苏浙结对帮扶皖北城市工作,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等建设。
十年来,安徽外商直接投资(FDI)由2012年的13.6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亿美元,年均增幅6.1%。十年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40.5亿美元,目前已有8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安徽省设立了170家企业。
十年来,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安徽新设外资企业3000多家。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经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新增1亿美元以上对外投资合作项目82个。安徽利用外资领域由传统制造业逐步覆盖到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由2.6亿美元提高到4.8亿美元,占安徽省比重由19.4%提高到26.1%,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稳定在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