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公 欣
10月15日下午,党的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介绍二十大的议程及有关情况。孙业礼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期10月16日~10月22日。大会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查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二十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据介绍,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将召开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和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机构。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结束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将同中外记者见面。
长达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上,孙业礼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涉及经济发展、全面小康、深化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修改党章是我们党的惯例
孙业礼介绍,去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之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始了党的二十大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工作。二是党章修改工作。三是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四是为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所作的准备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工作是党的二十大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为起草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党中央组织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部署了26个重点课题,由中央和国家机关54家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中央有关部门还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收到留言854.2万多条。据悉,报告起草工作始终坚持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为起草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党中央专门发出通知,就报告议题征求各方面意见。报告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700余人。
孙业礼说,党的二十大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党章进行修改。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有利于全党更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更好发挥党章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规范作用。今年1月,在党中央就党的二十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建议党的二十大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对党章作适当修改。今年5月,党中央发出通知,就党章修改工作向各地区各部门征求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决定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成立党章修改小组,强调这次修改党章工作,要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集中全党智慧基础上,经过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形成了提请党的二十大审议的党章修正案。
孙业礼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进行研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代表选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规定。各选举单位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代表选举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资格条件,严密产生程序,严肃选举纪律,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做好代表选举各项工作。各选举单位基层党组织参与实现全覆盖,党员参与率平均达到99.5%。全国38个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经二十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确认2296名代表资格有效。他们将代表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和9600多万名党员出席党的二十大。当选代表符合党中央规定的条件,代表结构和分布比较合理,各项构成比例均符合党中央要求,具有广泛代表性。按惯例,党中央还确定一部分已经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党员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大会。
增长速度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对此,孙业礼回答,相较而言,中国经济发展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好水平,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综合判断,中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增长速度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事实上,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着眼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这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孙业礼列举了一组数据:据统计,2013年~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
小康社会的成色十足
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来的战略目标,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决战决胜,我们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
“我们已经建成的小康社会远远超出了改革开放之初的预想,达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这个小康社会的成色应该说是十足的。”孙业礼举例说,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我国进入中等收入的人口超过4亿人,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9.2%和32.7%,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小康不小康,不只是看经济总量,不只是看平均数字,不只是看中等收入人口的生活状况,关键要看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状况。孙业礼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在过去长期扶贫工作基础上,对剩余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贫困问题发起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到2020年底,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孙业礼介绍,201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十年来,我们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涵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党的十九大以后部署的新的改革任务接续推进。”孙业礼举例,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都是系统性、重塑性的。又如,国企改革,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取得的成效老百姓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再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然而,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孙业礼直言,改革还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将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保持改革的定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不论世界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决心和意志不会动摇,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孙业礼在会上介绍,近几年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在不断加快。比如,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加以推进,签署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同时正在推进加入多个多边经贸协定,我国成功举办4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比如,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分别大幅缩减到31项、27项,自贸试验区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取消金融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6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100多个国家参加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凝聚起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广泛共识,勾画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合作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