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宝
近日,闽粤联网工程正式竣工投产,标志着闽粤两省电网首次实现互联互通。广东、福建两省通过闽粤联网工程,促进电力互补互济、调剂余缺,应急情况下可以互为备用、相互支援,进一步提升极端条件下的保供电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经济运行水平。
据了解,闽粤联网工程由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工程,总投资32亿元,输送容量200万千瓦,线路全长303公里。
在闽粤联网工程竣工投产大会上,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指出,电网工程特别是跨省区输电工程建设,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网架结构、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增强电网韧性都有重要作用。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在电网建设、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后续“十四五”重大电网项目的各项工作,争取早核准、早开工、早投产。
“闽粤联网工程是‘十四五’规划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程,对于促进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将闽粤联网工程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抓手,与国家电网公司和全体参建单位紧密合作、高效协同,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并在共建共管中推动两网合作迈上更高水平。工程投产后,南方电网公司将与国家电网公司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做好运维管理,确保闽粤联网通道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有效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东、福建两省经济发展快、用电需求高。两省产业结构不同,日用电特性、月用电特性上存在差异,日高峰和月高峰时段不同,具备日内、月度和季节性等不同时间维度的调剂互补能力。预计到“十四五”末,广东、福建两省电网最大负荷将分别达到1.8亿千瓦、55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通过闽粤联网工程,两地送电互济能力将达200万千瓦。
两省同处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区,由于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差异,两省同时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可能性较小。闽粤联网后,一旦面临台风、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其中一方可紧急支援另一方,降低电网运行风险,提升极端条件下的保供电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闽粤联网工程投产后,两省电网在遭受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时可提高紧急支援能力,提高抗灾抢修复电速度,减少经济社会损失。”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总经理李庆江表示。
据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程投产前夕,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已联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开展了闽粤联网工程首次电力交易,由南网总调和国网调度中心组织实施。本次交易标的为闽粤联网工程试运行期间的送电量,为工程尽快实现投产达效打下了基础。“随着闽粤联网工程的顺利投产,我们组织的闽粤联网工程首次电力交易也正式生效实施,首次实现福建的富余电力送广东。”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悉,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在自平衡基础上具备向外省输出的条件。广东则是典型的受端电网,近30%的电力需要从省外输入,两网紧密相邻,电源结构和用电特性具有极强的互补性。闽粤联网工程的投产,将进一步推动两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广东、福建风电等新能源发展迅猛。闽粤电网互联互通,建成更加强大、智能的电网平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通过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时空互补、多能互补与源网荷储协同控制,能够更好地平抑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助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安全可靠消纳,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