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视窗

江苏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 本报记者 袁雪飞

全民健身是人们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环节。近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省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江苏特色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与 “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荣锦表示,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体育局等部门聚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各方力量,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基本建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建成了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江苏成为全国唯一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成健身步道3.79万公里、体育公园(广场)1155个,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8平方米,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3%,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3.1%。

据介绍,《实施意见》主体结构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在重点任务方面,共包含八个方面21条措施。一是着力优化全民健身资源布局,包括推动全民健身资源合理分布、均衡配置城乡全民健身功能、构建便利可及的健身生活圈三条措施。二是加快全民健身载体和功能建设转型升级,包括推进健身设施绿色转型发展、强化全民健身数字赋能、深化健身场地设施开放共享三条措施。三是普及推广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包括构建多层次多样化赛事活动体系、强化赛事活动安全管理两条措施。四是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包括提高各类人群健身参与度、加大全民健身激励力度两条措施。五是持续提升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包括健全全民健身标准规范、提高全民健身专业化水平、深化体教融合、深化体卫融合四条措施。六是全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包括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体制机制、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三条措施。七是大力促进健身消费提档升级,包括全面促进体育消费增量提质、推进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两条措施。八是广泛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包括丰富全民健身文化底蕴、创新全民健身文化传承两条措施。

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熊伟表示,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省体育局将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重点在建标准、补短板、增活力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提升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准备制定实施《江苏省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江苏省群众体育教练员职称评审标准》;修订2017年《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建立健全“江苏省示范体育公园”、体育社团等级评估等标准,提高全民健身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

二是实施“补短板”工程,增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全面对接乡村振兴行动、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等部署,持续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体育帮扶力度,进一步缩小差距,推动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统一。瞄准“健身去哪里”的痛点,因地制宜建设小型、简易、便民的体育设施,让人民群众靠得近、用得上。

三是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各类人群健身活动参与度。大力发展群众广泛参与的运动项目社团和人群类社团,鼓励各类民间健身团队的发展;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到2025年,全省实现乡镇(街道)体育社会组织全覆盖。完善多层次群众性赛事的活动体系,以“全民健身日”、“长三角”体育节、“大运河”主题健步走等品牌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重视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赛事活动指导和安全管理。推动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引导更多群众加入健身行列。

2022-10-1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2605.htm 1 江苏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