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观察

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滕和显 张志东 杨明波

中小制造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产业振兴、落实乡村振兴、构建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

据统计,我国有89%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阶段,8%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实践阶段,仅有3%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阶段。县域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加任重道远。究其原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存在以下难题:

第一,缺乏升级预算和资金。转型升级是长期投入的一项长效工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现金流短缺、融资难的问题,这对深度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性投入带来一定的挑战。

第二,管理及技术沉淀不足。受制于规模及盈利能力,中小企业在精细化管理及技术的投入方面不及大型企业,这使得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着力点及深度不够,既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能拔苗助长。

第三,工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中小企业工人大多以在乡、返乡和入乡农民工为主,无论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与大型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培养与数字化转型匹配的意识和能力存在挑战。

基于以上难题,要面向县域经济特征,构建以产业振兴为目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共同富裕、促进乡村振兴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一是建立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通道。建立以效率提升为目标,产线稳定为基础的主体能力培育体系。围绕中小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与产线稳定核心诉求,结合精益生产和全面生产维护管理理念,打造以数字驱动、流程优化和创新改善为中心的新型能力与转型标杆。

二是建立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发展数字转型新型经济运行核心指标。以生产效率提升为目标,以生产统计为手段,提炼OEE效率改善指数,作为衡量地区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新型经济运行指标。以制造业装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抓手,以装备维修管理为基础应用,提炼装备能力保障指数,作为制造服务业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衡量指标与新型经济运行指标。

三是构建数字金融赋能行动计划。新型经济运行指标与金融创新,系统解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金流与融资难问题,打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没钱转”和制造服务业“没钱赚”的两难问题。同时,探索资产资本化与数字金融相结合,解决中小企业传承难、用人难的突出问题。制订数字转型与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计划。

以数字转型通道构建为基础,以新型经济运行指标为抓手,以数字金融创新为推动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包括能力共享、服务共创,缩小收入差距。培育装备服务新兴业态,建立工程师注册制度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创新,推动返乡、入乡人才创新创业,促进工程师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实现工程师业绩增收、服务增收、能力增收,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制造服务业总部经济,缩小区域差距。促进与制造业相匹配的制造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六大类制造服务业产业集群,突出服务总部概念,溢出超千亿级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缩小与城市的区域差距。发展产业旅游,实施“工业养老”,缩小城乡差距。以新型产业振兴模式为基础,开展产业游学、培训和旅游为一体的产业赋能计划,以及面向产业老专家、老教授的“工业养老”计划,以此在当地培育和吸引外地中产人群,结合县域经济宜居、宜游、宜养的生态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作者单位:滕和显,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兼中外企业家分会会长、润发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志东,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外企业家分会;杨明波,长兴穿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2-09-3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2553.htm 1 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