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观察

奋力打造制造业“两化”改造新标杆

1月~7月,浙江嘉兴市启动实施934项数字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拉动技术改造投资203.8亿元,节约用能7.1万吨标煤

今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聚焦“数字赋能”和“节能降碳”两大赛道,全面推动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核心内涵的“两化”改造,取得较好成效。1月~7月,嘉兴市推动2055家企业实现了“两化”改造诊断,启动实施934项“两化”改造项目,拉动技术改造投资203.8亿元,节约用能7.1万吨标煤。其中,“两化”改造投资占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达57%,有力支撑嘉兴市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自4月份以来,持续保持全省前三的增速。

统筹谋划

布局“两化”改造推进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规划“一盘棋”。嘉兴市设立“两化”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现场推进会,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嘉兴市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实施意见》《嘉兴市“两化”改造“千项百亿”计划清单》《嘉兴市“两化”改造优秀案例》《嘉兴市“两化”改造工作2022年考核评价办法》,统筹推进下半年“两化”改造“八个一”工作举措落地落实。

建立两级专班,织密“工作网”。嘉兴市成立“两化”改造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数字化改造组、绿色化改造组、节水改造组、科技服务组、金融服务组等6个小组。同步建立县级工作专班,编织横向纵向工作网络,高效有序推进全市“两化”改造工作。

摸排重点企业,部署“路线图”。嘉兴市重点排摸有“两化”改造意愿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重点用能用水企业和链主企业,梳理100家头部企业计划实施项目的具体方向。其中,一年之内有意向实施“两化”改造项目数预计139项,包括数字化改造项目68项、节能型改造项目62项、节水型改造项目9项。

上下联动

推动“两化”改造多维发力

上级领导指导有力。近期,工信部节能司,浙江省经信厅技术创新、材料工业、绿色制造等相关处室赴嘉兴实地指导节能降碳、未来工厂等工作。全力支持县(市、区)创建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域。目前,海盐县(紧固件行业)、海宁市(经编纺织行业)已入围拟创建名单;海宁市第三代半导体未来产业先导区入围浙江省第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桐乡市桐昆聚酯纤维未来工厂入围2022年浙江省未来工厂。

市级率先示范引领。举办嘉兴市制造业“两化”改造培训班,邀请235家龙头企业、重点用能用水企业和中小企业参加培训。分行业、多批次组织相关领域企业走进未来工厂,现场观摩敏华汽车未来工厂、青莲食品未来工厂等第一批实践基地。

县级积极争先创优。嘉兴市各地聚焦区域特色重点行业,奋力推进“两化”改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南湖区正泰电气依托屋顶光伏电站实现自主供电,积极打造“零碳工厂”;海宁市制定《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2022-2025)攻坚行动方案》;桐乡市举办“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专题培训会;海盐县打造“数智青莲”未来工厂,重塑生猪全产业生产方式。

落实保障

加强多方要素支撑服务

技术攻关有突破。嘉兴市组建41支智造降碳“科技先锋服务队”,排摸“两化”改造前期项目1028项。全市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对接,截至7月底,已累计发布“两化”改造领域企业关键技术需求210项,榜单总额达到2.32亿元。其中,108项企业技术榜单已实现揭榜,揭榜金额达到1.09亿元。

金融服务有创新。嘉兴市面向“两化”改造项目定向推出“智造贷”“绿色贷”等专项贷,如浙商银行对麒盛科技有限公司在线审批投放“超短贷”贷款1.2亿元,专项用于数字化改造项目;中国银行对平湖荣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放碳减排专项贷款1.4亿元,用于企业热电节能减煤技改项目建设。截至7月底,嘉兴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192.7亿元,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510.8亿元。

扶持政策有温度。出台有力度、有温度的“两化”改造新政十条,不断加大财政、税收、金融支持力度。对数字化改造示范样本项目,给予信息化投入部分50%的补助;对经认定的省级未来工厂示范企业、省级未来工厂培育(试点)企业、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今年以来,省市两级“两化”改造项目补助资金超1.9亿元。

(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供稿)

2022-09-16 1月~7月,浙江嘉兴市启动实施934项数字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拉动技术改造投资203.8亿元,节约用能7.1万吨标煤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2258.htm 1 奋力打造制造业“两化”改造新标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