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昊
近日,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浙江绍兴签订《深度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钠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自今年7月,钠电池概念推出以来,就备受市场关注。不少锂电池市场头部企业也纷纷投入其中,进行前期技术储备。据了解,锂资源的全球储量有限,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06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电池的需求大幅上升,资源端的瓶颈逐渐显现,成本较高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相比之下,钠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地壳丰度为2.64%,是锂资源的440倍。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氯化钠,所以分布广泛、提炼简单。
据悉,钠电池工艺原理和锂电池是高度重合的。第一步是前期的制浆工序,也就是添加竹粉、导电剂、黏结剂等一些材料进去制作浆料;第二步是涂布,将第一步制备的浆料以指定厚度均匀涂布到集流体上,并烘干溶剂;第三步是滚压,对材料进行压实整形,再接下来是模切,然后是根据技术路线选择卷绕或者叠片;最后是装配,然后封装(激光焊或者盖板),进行干燥化操作。
钠离子电池概念由来已久,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已经岀现,在国外的科研机构中已有一定研究,但是后来产业化进程比较慢,主要是因为在材料体系方面没有达成共识。2011年,在英国出现第一家做钠离子电池应用工程化的公司。在国内,中科海钠和浙江钠创起步较早,专利布局较为完善,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已得到国家政策的关注和支持。8月25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钠离子电池是未来四大电池新兴行业之一,要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
据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及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紫峰介绍,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钠离子相比锂离子虽然存在本征缺陷,但钠离子电池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拥有较好的倍率、低温和安全性能。
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东文介绍,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上市以来,以新能源锂电池为主业,也持续关注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公司专门成立了钠电研究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团队,深入研究钠电产业化工艺工程技术难题。截至目前,研发中心在钠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比较和性能测试工艺条件筛选等方面积累了数据并取得了技术突破。
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化钠电研发合作,共享各自在钠离子电池研发的技术积累,联合申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共同参与制定钠离子电池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文件的制订,共同实现钠离子电芯量产、钠离子电池广泛应用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