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产业经济

特色产业集群为桐庐开启“共同富裕之门”

本报讯 记者富庆熙报道 在浙江杭州桐庐县,以针织、制笔、医疗为代表的块状经济企业有2000余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近一半,在创造产值的同时带动了大批就业,已成为如今桐庐县开启“共同富裕之门”的“金钥匙”。

近日,桐庐笔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公共服务平台在分水镇妙笔小镇启用,15位千万级制笔企业家、10名新锐设计人才参加了活动。

“目前,该平台拥有笔类检测及技术应用中心与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分水镇副镇长林峰介绍,前者与温州大学制笔实验室共建,攻关笔头、油墨等核心技术,计划三年内实现6个项目研发;后者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中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开发、检测及应用模具新材料,引导企业由单一笔类注塑领域向注塑全领域发展。

分水镇制笔产业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做强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服务链,不断破解内部结构散、档次低、创新弱等制约,现有制笔及配套企业832家、规模以上制笔企业18家,成长为桐庐县块状经济的主要代表之一。

笔业知识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建立;“一企一档一服务专员”管理制度为376家企业建立需求档案,精准提供服务……都是近年来分水镇深耕块状经济,不断探寻制笔产业全新发展动能的硕果。

在发展分水镇制笔业的同时,桐庐致力做大做强特色针织产业集群。在横村镇桐庐羊绒针织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针织设备正此起彼伏地合奏着“劳动生产交响曲”。“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我们很早就尝试‘机器换人’,寻求技术创新。”企业负责人张菊秀说,“现在,我们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实现内外贸‘两条腿’走路。”

据了解,横村镇聚集了总投资两亿元的“圆通智创园”、总投资2.5亿元“时尚智造产业园”等优质平台,获评为“中国针织名镇”“中国出口毛衫织造基地”“中国围巾帽子手套基地”,是首批杭州市17个“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之一。近年来,横村镇引导企业成功申报专利1653个,举办国际围巾设计大赛,吸引451家企业、国内外高校和知名设计工作室及86位自由设计师参赛,并在赛后招引针织设计类优秀人才125人。

针织产业作为完善的生态系统,推动了横村镇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灵活就业岗位,直接带动1.5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实现了“一产带一镇”的良性循环。

2022-09-0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2075.htm 1 特色产业集群为桐庐开启“共同富裕之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