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做习惯化的简单教育

杭州树兰中学通过“双减”破题教育短视化、破解“内卷化”、破除“剧场效应”,促进教育回归全面育人本质

□ 沈小兵

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引起了教育界的巨大震动。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时间被无限拉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生态,学生、教师、家长苦不堪言。破题教育短视化、破解“内卷化”、破除“剧场效应”成为全社会关切的话题。“双减”政策直面社会关切,是顺应民心之举,体现了党和国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和决心。

实际上中小学“减负”问题由来已久,轻负高质是我们教育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可是学生负担重和家长过度焦虑的现实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正如《陪你一起长大》《小舍得》等影视作品暴露出来的家长的焦虑从孩子读幼儿园时就开始了,“鸡娃”贯穿于整个无序的教育竞争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由此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教育行业亟待解决的诸多难题如减负过程中家长择业的理念缘何没有得到更新?家长的焦虑缘何没有得到缓解?

面对这样的形势,学校教育何去何从,是每一位教育人深刻思考的问题。我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深感责任之重大,要把握当下教育的新风向,努力在现行的社会体系和树兰中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双减”工作,促进教育回归全面育人本质。我们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做习惯化的教育而不要把教育复杂化和形式化。

首先,我要了解到家长焦虑问题的根源,改变家长就业的观念,我校向家长传递“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理念。第一,学校不能把升学的压力转嫁给学生家长,坚持“做人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理念,以减少家长对孩子成绩的焦虑;第二,不给家长布置打卡、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任务。担心家长在学生的业余时间,还是继续走“鸡娃”的老路,为此,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要去适应“双减”政策,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让学生“回归社会,走向自然”。通过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使孩子们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其次,我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双减”政策的执行者,这也是“双减”政策实施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学校想要真正落实“双减”,一定要先给老师减负,让老师安心搞教育、用心去搞教学。我们对老师提出简单而习惯化的要求:不给老师添加繁琐的工作,明确每个月的工作时间节点,每月5号检查备课,20号安全常规检查,月底检查作业的批改;实行灵活的人性化考勤制度,每月给老师8小时的钟头假让老师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使老师们生活有奔头、工作有方向。强调协作和合作,实行捆绑式考核,真诚待人、用心做事,只有和谐才能合作,才能共赢,才能不“内卷”。减轻老师的成绩压力,防止把这样压力转嫁给学生;加强老师业务素质的提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把知识点吃透讲透,让树兰学子刻苦而不辛苦,努力而不费力地学习。给学生的试卷和作业,老师要提前做,把重复无效超纲的题目删掉,减轻学生无效的学习时间做有效的作业;加强老师和学生交流和沟通技巧的培训,改变观念让老师从俯视学生到平视再到仰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给孩子信心,用“优秀不分先后,进步不分大小”来鼓励每一个孩子成长,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教育应该使每个孩子发现自己最大的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应该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把孩子放在学校最中央的位置。

最后,“双减”不仅要减学生的作业负担更要减学生的心理负担,我认为做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第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方面,教师应该课上不断提醒督促学生勤记笔记,及时整理错题,及时提醒学生的坐姿。作业管理推行“日清”“周练”“月结”制度,“今日事,今日毕”等要求,督促学生改掉拖拉的习惯和戒除侥幸心理来完成作业的小心思,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离校回家。第二,“以激情燃烧激情,用荣誉激励学生的斗志”,重视仪式感,给学生和家长增加幸福感。每学期开学都会带领上学期优秀的学生和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免费研学;期中考试邀请家长作为颁奖嘉宾给自己孩子颁奖,和孩子一起走红地毯,充分调动孩子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想优秀的孩子是能够从中获得“吃苦”的乐趣和成就感的,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第三,以活动为引领,全面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坚持学校活动精品化、社团活动常态化的原则,每周四下午开设两节丰富多彩的个性拓展社团活动,男女生篮球、篆刻、手工、茶艺、国学、辩论等,每周五开设学科类培优社团,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收获成为一种习惯,做到一生无悔树兰之行。

学校的管理措施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实,当我们从教育本真出发时,做习惯化的简单教育,收获成绩就会水到渠成。只要在寻找教育的本真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孩子就会呈现出积极教育下阳光自信向上的特质。

(作者系浙江杭州树兰中学校长)

2022-09-02 杭州树兰中学通过“双减”破题教育短视化、破解“内卷化”、破除“剧场效应”,促进教育回归全面育人本质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1993.htm 1 做习惯化的简单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