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聚力改革谋事业 社康服务争一流

深圳市南山区奋力打造新时代“健康深圳”示范样板

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下属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正在为签约居民看诊

□ 雷雁凌 肖哲真

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公布2021年度全市社区健康服务绩效考核结果,南山区综合得分雄居榜眼,较2019年推动医疗改革前跨步提升5个名次。

笃行实干,勇担职责使命。深圳市南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改工作的决策部署,从保障全民健康、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尖兵战略高度出发,紧扣“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医疗改革主线,锐意创新、励精图治,充分发挥区医疗集团总部作用,持续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区健康服务水平,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跨步,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显现了社区健康服务的跨步提升,展示了打造“健康深圳”示范样板的信心决心。

深化医改促发展

社康服务惠民生

家住西丽街道的许奶奶在社康免费体检中,发现患有弥漫性病变,幸亏南山医疗集团总部西丽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多次随访跟进,说服家属带她前往上级区属医院就诊,现已愈后良好。今年80多岁的林老先生是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东角头社康中心的家庭病床服务患者,病情复杂且非常严重。社康主任石志峰组织区内多个区域学科联盟专家上门为他会诊,病情显著缓解。这两位老人只是社区健康服务受益者的代表,更是南山区医改成效的见证者。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自2019年起,南山区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将医疗集团建设列为1号重大改革项目,进行立柱架梁的顶层设计,实施健康南山战略。在体制机制上锐意创新,把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各社康中心定位为“基层”,各组成医院定位为“高地”,区医疗集团作为连接“基层”与“高地”的“彩虹”,科学规划布局区域医疗资源,建立引导公立医院主动下沉资源与社康中心分工协作机制,全面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

医改“南山模式”得到各级认可与肯定。南山区医疗集团的改革实践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做经验分享,其经验被省委办推广,并报送中办、国办。2021年度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绩效考核中,南山区在基本医疗、家庭医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各项考核评分项中均名列前五,全面发力、均衡发展。尤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综合得分较改革前更是跨步迈进。

社康管理集约化

医疗水平大提升

基于医疗集团大院办院管的模式,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对区属社康进行集约化管理,破除分级诊疗桎梏,推进资源整合、重心下移,通过搭建卫生协同服务体系,社康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就诊环境等得到明显提升。

推进“三个一百”工程。完成109个首席专家工作室建设,遴选出261名首席专家及52名首席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并已启动第三批首席全科医师、护士的遴选。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全科医生招聘力度,动员专科医生转岗培训下沉,新增全科医生408名。2021年,首席专家工作室共开诊近3000次,门诊量实现翻倍增长。推动“六个标准”建设。将“老破旧”社康全部纳入装修改造三年滚动提升计划,着眼于社康中心未来发展方向,为社康中心提供统一设计标准,为社康中心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发展提前布局。全市首创“六个统一”区域学科联盟建设,实现五个“无缝对接”。医院与社康上下联动,开展诊疗、义诊、讲座、带教,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双向转诊等,系统提升社康服务能力,让社区居民在社康就能享受到与三级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和更加优惠的药品供给服务,将社康药品由460种增至2000余种,推进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治未病”服务。

随着南山区医疗集团的加快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展现。2021年,该集团总部调动全区社康医护人员高效完成各项疫情防控任务,承担人员摸排、封闭管理、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社区防疫重任,守住守好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以责任担当为社区居民筑起抗疫防护墙。南山区疫情防控工作获得各界肯定,显现了整合型医疗集团在抗疫中的突出优势,也彰显改革成效。

打好信息改革牌

签约服务更精细

树立大数据思维,健全完善数据信息管理模式,做实做细服务,南山区走出了一条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之路。

为保证辖区公共卫生工作“情况清、底数明”,南山区先行先试探索政府部门与卫健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共享,区政数局与区医疗集团总部协同联动,重新清洗近10年人口数据,对全区200万人口的健康信息进行整理,掌握人口动态变化,摸清服务人口底数。通过大数据后台分析与全科医生逐一人工核查,实时筛查出南山区居民中未建立健康档案人员,将辖区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精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有效提高慢病检出率。该举措已连续两年新建居民健康档案80万份,清理无效居民健康档案近20万份。2021年,南山区重点人群签约率排名全市第三。

信息孤岛的打破,让南山区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卫健康服务更精准、更有效。家庭医生与签约对象互动频繁、沟通良好。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签约患者就诊服务质量考核显示,南山区居民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同比去年明显提高,家庭医生提供的实质性服务得到居民认可。尤其在家庭病床服务方面,2021年,南山区全科医生人均建立家庭病床数排名全市第二。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依托集团首创的区域学科联盟,引导公立医院主动下沉资源与社康分工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家庭病床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家庭病床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优化机制提质效

公卫服务多层次

良性机制是工作常态化的根本保证。南山区认真落实“健康南山”建设重点任务,抓紧抓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构建新体系、健全新机制,不断筑牢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基础。

建立基层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医院、社康中心两级管理架构,指定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为质控责任单位,社康机构举办单位为项目执行主体责任单位;强化区医疗集团总部统筹职能,按“全模块”“全指标”“全覆盖”要求,统一组织项目宣传、培训、督导、数据报送、绩效分配和提供经费补助建议等,形成“区医疗集团总部+区域社康中心+社康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级管理体系。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区医疗集团总部强化区内公共卫生技术人员质控、督导职责,区域社康中心配备专职公卫医师,组建14个区级质控小组,定期对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指导督导、人员培训、数据核查、统计分析。坚持“重点突出、提质增效、分类考核、奖优罚劣”原则,实行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建立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的奖惩机制,由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联合开展年度区级绩效评价。区医疗集团总部、沙河医院、华侨城医院落实举办单位的主体责任,将任务分解到各社康中心,制定有效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开展成本测算,优化内部绩效分配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奖勤罚懒,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杠杆作用。

建立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为提升协同服务能力和品牌服务能力,推行专职社工全方位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打造“健康南山”“百姓健康讲坛”“健康素养趣味运动会”“健康素养知识大赛”“优质服务月活动”“控烟志愿者大队”等一系列特色健康教育品牌,通过品牌活动、品牌项目带动健康素养传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精耕细作立潮头,勇毅奋进攀高峰。踏上新征程,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将充分发挥职责职能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让社区居民看病就医更便捷、获得感更强……

(本文配图由深圳市南山医疗集团总部提供)

2022-08-19 深圳市南山区奋力打造新时代“健康深圳”示范样板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1650.htm 1 聚力改革谋事业 社康服务争一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