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昊
8月12日,中国石化发布的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1年,该公司坚持发展成果共享,率先发布“助力乡村振兴‘十四五’计划”,聚焦产业、教育、消费“三提升”,助力对口支援8个县和616个村可持续发展,全年投入帮扶资金1.92亿元,全系统派出专职驻村帮扶人员940人。
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不断加大投入,推动乡村民生改善。据了解,2015年以来,中国石化先后助力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庄科脑村、民和县龙卧村以及泽库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受到地方政府高度评价。时值中国石化进驻青海20周年,该公司在当地乡村的默默耕耘,正在收获振兴之果。
情系高原 小康路上显担当
在位于海拔2750米高地的庄科脑村,初秋的艳阳照在金黄的梯田上,闪烁着丰收的喜悦。庄科脑村曾是有名的深度贫困村,现如今正在乡村振兴的旗帜下焕发新生。在脱贫农户张万顺的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4张“励志奖学金”奖状,“这是青海石油分公司给我孩子的学习奖励。”张万顺说。
据了解,张万顺早年也曾外出打工,但由于眼睛和手残疾的缘故,最终被迫回家,家里由此陷入贫困,3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尤其成为困扰。2015年,在庄科脑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季鹏的带动下,张万顺开始在自己家养牛。在季鹏的帮助下,张万顺成功从银行贷款3万元,从3头牛开始养起,慢慢地发展起来。如今,张万顺家的牛圈里,已经有23头牛,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为好转。
“在庄科脑村,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都是根据每一个贫苦户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季鹏介绍说,由于张万顺有养牛的技术,而且家住山脚下,放牛容易,所以选择了通过支持他养牛的方式实现脱贫。
在张万顺等村民眼中,庄科脑村能够脱贫,与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季鹏的扶贫工作密不可分。庄科脑村地处高海拔高寒脑山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经济发展滞后,2015年庄科脑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2015年10月,庄科脑村被定为青海石油扶贫结对村,时任加油站站长的季鹏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扶贫工作,从此与庄科脑村结下不解之缘。
7年来,在季鹏的带领下,庄科脑村培育形成生猪养殖、菜籽油加工、纯净水生产等乡村产业,25户建档立卡户77人于2017年脱贫。在抓好扶贫工作的同时,季鹏不忘解决村民的急事、难事,做好暖心事。逢年过节都为村民送去祝福和慰问品,春耕备耕时又协调资金给贫困户发放化肥农药。他还多次联系西宁市公交公司,为村里开通2条公交线路,为村民出行和外出务工创造了便利条件。
在中国石化参与青海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季鹏在庄科脑村的付出只是一个缩影。据了解,青海石油分公司承担湟中县庄科脑村、民和县龙卧村扶贫任务以来,累计引进扶贫资金3680万元,推动两村于2018年底提前两年实现脱贫;扎实推进消费扶贫,销售青海特色商品近6000万元;中国石化“健康快车”4次驶进青海贫困地区,免费救助白内障患者3468人。
扶贫扶智 培育人才助乡村
在庄科脑村参与扶贫的过程中,季鹏深感教育对于乡村脱贫和振兴的重要性,为此,他将支持乡村教育纳入扶贫工作的重要位置。7年来,在季鹏的影响下,村民更加重视子女教育,全村九年义务教育落实率达100%。
2019年,青海石油分公司在庄科脑村所属共和镇的维新学校设立了“立志奖学金”,累计受益学生80人,发放奖学金5.4万元。
在青海省泽曲镇泽库县,强化教育帮扶、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同样是中国石化推动扶贫和乡村振兴重要路径。“扶贫先扶智,我们深刻认识到让泽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把贫困孩子培养出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性。”中国石化援青干部陈实表示,在推动泽库县脱贫的过程中,中国石化全力支援当地发展教育事业,近半援助资金投向了教育领域。
据陈实介绍,中国石化通过资金援助,助力泽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通过修建饮水工程、运动场和学生宿舍楼,改善和提高泽库县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促成了天津石化、扬子石化、天津石油分别与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西卜沙中心完小、麦秀镇尼桑堂寄宿制完小结成帮扶对子,为泽库县教育发展提供“一对一”的资金支持。
此外,中国石化还在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开设高中“中石化女子春蕾班”,弥补教育薄弱环节,使150名女学生能够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给她们发放交通费、生活补助、校服等助学费用,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今年,中石化女子春蕾班学生毕业,参加高考学生50名,全部都上专科线,大学上线率100%。”陈实介绍说,中石化女子高中春蕾班受到社会、家长和老师们的广泛赞誉,也打造了捐资助学的典范。
产业振兴 消费帮扶促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从脱贫攻坚阶段开始,中国石化就在不断探索乡村产业振兴之路。陈实表示,从2016年8月对口支援泽库县以来,中国石化结合受援地群众需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382万元,援建项目达25个。每年援助资金增长达10%以上,实施项目按期落地,发挥效益明显。
在泽库县,中国石化重点打造了牦牛、藏羊等农牧产品创新研发和农畜产品冷链集散中心建设项目。“泽库县冷链集散中心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帮助泽库县形成牛羊肉冷冻加工、贮藏、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一体化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对建立和巩固泽库县在青海南部的畜牧产品交流集散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陈实表示,通过逐步完善泽库有机农畜产品产业链,加快对牦牛、藏羊等有机畜产品高端化开发,进一步提升泽库县农畜产品的附加值。
据陈实介绍,中国石化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中石化线上线下消费帮扶活动,引导小微企业、自主择业贫困户建立脱贫致富机制,共销售泽库县特色产品3500余万元,为脱贫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他表示,“中国石化集团整合撬动各种资源,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着力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中国石化还十分注重新模式的探索。在庄科脑村,中国石化紧紧围绕农村合作社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产业带头人作用。季鹏带头探索了“公司+农村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现已成立合作社3个,带动村民47户,年增收80余万元。致富带头人张万辉说,“第一次尝试这种合作模式,没想到我们的畜牧业还能在这个小村庄成为产业。”
目前,由张万辉种植经济作物和村民赵国忠养殖牛羊作为示范,引领脱贫户共同发展种植和畜牧业,已有13户脱贫户加入到合作社。同时,季鹏还结合国家“雨露计划”,积极争取青海石油分公司支持,大力推广生猪养殖产业,截至2021年底,生猪养殖规模翻了3倍,增收达到6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