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 俊 刘天夫 刘亚萍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是合肥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也是西部城市组团核心城区和门户城区。近年来,蜀山区紧扣“魅力蜀山、首创之区”建设目标,经济社会呈现积极变化,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20余项国家级桂冠,两次获评全国综合实力和最具投资潜力“双百强区”称号。
今年以来,蜀山区深入践行安徽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大会精神要求,扎实改进工作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保主体、增主体、强主体”行动,切实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5月份,蜀山区实有市场主体总数223,373户、同比增长16.50%,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1,629户、同比增长19.50%,实有在册市场主体总量、新增登记市场主体总量双双位居合肥市第一。
改作风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优劣直接关系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蜀山区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决策部署和合肥市委市政府“三个听取”工作要求,今年初启动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开展集中走访,听取企业意见、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上半年,蜀山区分别组织开展了“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和“优环境、稳经济”现场集中办公活动。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543家,收集办理公租房申请、融资贷款难等企业诉求748个,成功化解企业诉求731个。
蜀山区千方百计“保主体、增主体、强主体”,精准服务让企业省心又安心。强化惠企政策制定精准度,面向广大市场主体开展营商环境问卷调查,从惠企政策有效性、政府服务精准性、业务办理便捷性等方面了解企业诉求。针对企业提出的建议,区有关部门深入分析,研究解决对策。同时,明确具体工作内容、责任部门、完成时限、预期成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动一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市场主体的新增与净增是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取得实效的见证,是蜀山区经济发展韧性与活力的体现,更是蜀山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硕果。
蜀山区优化顶层设计,出台《蜀山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2版)》,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74个具体工作目标,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蜀山区多措并举稳定市场主体,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发展工作。统筹发改、经信、财政、住建、商务、统计、投促中心、营商中心等部门,成立区抓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建立问题收集与处理机制,摸排工业、商贸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重点企业在物流、资金、用工等方面的个性、共性问题,采用“红黄绿”三色调度,实行派单销号,1个问题多个部门联动解决,1次会议解决多个问题,并联处理,问题日清,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最急的问题。
据统计,蜀山区抓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已走访企业400余家,持续助企纾困,累计收集问题165个,已帮助老乡鸡、宇航派蒙、山水装饰、银泰等企业解决用工稳岗、资金短缺、企业上市、经营发展等方面问题149个。
促改革
呵护市场主体茁壮成长
“现在办证太方便了,营业执照直接到街道就能申领,而且当天就能拿到!”日前,个体工商户刘先生在稻香村街道为民服务大厅领到了营业执照,从提交申请资料到取得营业执照,当日办结。今年3月,蜀山区在稻香村街道进行试点,将市场主体登记等工作下放至镇街、开发区便民服务中心,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餐饮备案等业务在街道的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窗口就可以办理。
为构建优质高效、便捷透明、安全可靠的新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化,蜀山区市场监管局计划在各镇街、开发区设立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窗口,借助“安徽政务服务网”,提供个体户营业执照办理、企业办理指导、年报指导等便企便民业务。
截至5月份,蜀山区实有在册市场主体总量、新增登记市场主体总量双双位居全市第一,得益于蜀山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减手续,提高企业办结效率。蜀山区按照“能减则减、能优则优”原则,持续深化企业开办“4+N”服务机制,全面落实“一网通办”,开办企业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小时。同时,为促进市场“新陈代谢”,让企业“办得快”也能快速“退得掉”,蜀山区市场监管局提升退出便利度,推进简易注销改革,企业在通过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公告后,1个工作日便可完成注销。
解束缚,降低市场准入成本。蜀山区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铺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取消特殊食品现场核查,开办人承诺符合开办条件即可。落实“审批改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由食品经营许可改为备案。目前,共有1536户市场主体完成备案。
此外,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试点“一业一证”改革,通过选取市场主体关注度高、办理频次高的18个行业试点实施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了“进一次门,办所有事”。
出实招
“真金白银”为企纾困
位于蜀山区的安徽新境界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企业在资金回流上存在一定压力。
为了帮助辖区内像新境界公司这样的企业渡过难关,蜀山区发布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单,创新采取“无感审批、自动兑付”方式,让市场主体不用申报、不用提交资料,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政策资金“送上门”,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免申即享’政策真是雪中送炭,解决了因疫情导致的企业资金链短缺问题,更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一季度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15%,实现了开门红。”安徽新境界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今年,蜀山区出台了《蜀山区应对疫情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若干政策》,先后发布了两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单。“免申即享”清单通过优化服务、信息共享等,实现“让政策找人、让数据匹配、让资金直达”,资金兑现流程由6个环节优化至3个环节,办理流程由4个环节优化至0环节,真正实现了由“企业上门申请”变为“政府主动即时兑现”的服务模式转变。
“真金白银” 助企利民促发展。今年以来,蜀山区在创新发展、技术改造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大力支持,通过创业担保贴息、房租补助、产业紧缺人才补助等方式为企业降本增效,助企纾困解难。1月~4月,共拨付各级助企惠企资金约1亿元。
精准服务,打造“两库一平台”工作模式,推进金融服务市场主体。蜀山区搭建“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和“金融机构及专家库”,打造以“金融创新+云端服务”为两翼,以整合资本市场资金供求、金融科技与服务需求为核心,促进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促成企业和金融机构达成贷款意向23.12亿元,到位资金超过2亿元。
(本文配图由合肥市蜀山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