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角

四条路径带来合成革产业“美丽蝶变”

浙江丽水经开区着力打造最大的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产业基地

□ 本报记者 沈贞海

□ 姚 驰 王何为

日前,“时尚共富 数智共生”——“三品”全国行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之现代纺织产业链专场在浙江丽水举行,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时尚合成革产业引发外界关注。

丽水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伟介绍说:“近年来,丽水经开区大力实施‘链长制’工作体制,形成了‘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品牌营造’的新模式。”通过全力推进生态合成革转型升级,积极向时尚产业跨越发展。如今,丽水经开区已成为全国时尚合成革产业集聚度最高、绿色发展水平最优、创新发展活力最强、产业生态体系最完整的产业园区之一,成功入围浙江省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成为“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生产基地”。

从“落后产能”到引领风潮的“时尚产业”,丽水经开区生态合成革产业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在“变”中搏得未来,正是得益于丽水经开区生态合成革产业转型升级的四条路径。

突出绿色转型。标准管控,以“严于国标50%”的要求实施整治提升,通过政策引导企业技改,关停了近20%的低效企业、消减了36.4%的油性生产线、淘汰了23.6%的基布定型机,车间有机废气浓度减少7倍,DMF浓度下降90%。长效管理,建立了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设备改造、6S现场管理、在线环保监控和“红黄牌”督办的常态化机制。加速水性化转型,水性革年产量超5000万米,占全国的25%,未来3年年均增长达到30%以上。

强化科技创新。强化大院名校合作,与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全链条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整合国内外头部企业科创资源,与陶氏化学、万华化学共建水性聚氨酯应用研究中心。搭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总投资3.2亿元建设合成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高端人才,每年配套研发经费5000万元以上。

加快数字赋能。打造“产业大脑”平台,运用IBM区块链技术和中微电子植入芯片,建设企业“小脑”联通产业“大脑”。建设多应用场景,包括产业数据仓库、产业中台、服务中枢、碳排放数字化追溯、产业链图谱、产业运行分析、数字贸易、园区管理等板块。开展全行业数字智造转型。产业大脑获得了“三个全省首批”——全省首批省级新智造产业集群、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系统多跨应用场景和全省首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

注重品牌营造。创立国际品牌,首创中国时尚数智中心W-world品牌,为品牌“贴上”创新、智能、生态、时尚、国际的标签。打造区域品牌,联合浙江理工大学建立以丽水为中心的时尚合成革区域品牌,推进时尚革工业设计、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潮流论坛和品牌策划活动。强化品牌推广,借力京东智联云、丽尚国潮、字节跳动等平台,形成具有丽水特色的“国际化时尚合成革新锐品牌”。

未来5年,丽水经开区将着力打造最大的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产业基地,实现“1-3-5”发展目标。“1”是指1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大脑”“未来工厂”10家以上,“科技两企”达到100家以上。“3”是指3个以上国际化丽水时尚潮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0家以上、工业产值超300亿元。“5”是指5项以上由丽水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工业App数50个以上,数字平台交易额超500亿元。

2022-08-08 浙江丽水经开区着力打造最大的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产业基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1319.htm 1 四条路径带来合成革产业“美丽蝶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