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厚植教育情怀 书写责任担当

湖南临湘市委书记王文华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求把最好的地段给教育,把最优的环境给学生,启动临湘市职业中专整体搬迁,大力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构建“职业教育+产业链”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即走上岗位”

临湘市委书记王文华

临湘市职业中专校园一角 张胜阳 摄

□ 谢晓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湖南省临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加快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断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在党员干部过“紧日子”情况下,集中力量启动临湘市职业中专整体搬迁。

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等10部门日前组织的“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中,临湘市委书记王文华要求,把最好的地段给教育,把最优的环境给学生,努力将临湘市职业中专办成湘北地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打造享誉湘鄂赣毗邻地区的职教名校。

据了解,1987年,王文华从岳阳师范毕业后,在岳阳市华容县城关镇农科子弟学校、华容县城关镇实验小学从教5年。当被问起是否经常回忆起曾经的三尺讲台时,王文华满怀深情地说:“教师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我为曾经的教师职业生涯和教书育人的经历感到自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重视教育,既是源于心中的教育情怀,更是出于谋发展的责任担当。”

为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王文华来临湘市工作不到一年时间里,走遍了全市114个行政村。他调研发现,临湘市职业中专毕业生在激发基层创业就业活力方面较好地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王文华介绍说,临湘市北滨长江、西傍洞庭,素称“湘北门户”,地处湖南省通江达海、岳阳市改革开放和长江绿色发展的最前沿。近年来,临湘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不断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一是抓观念转变,让职业教育更“有位”。教育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能把学校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当前,一些人的思想还不解放,认为职业学校低人一等、职校学生矮人三分。为扭转这种错误观念,临湘市积极统筹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协调发展,在全社会倡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和就业观,从根本上消除“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错误观念,争取让所有学生人尽其才、各有精彩。

二是抓环境优化,让职业教育更“有底”。临湘市不断强化职教保障,优化办学环境,启动了总投资5亿元的市职业中专整体搬迁项目,预计今年11月份开工建设。在给足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每年还追加外聘教师专项经费80万元。为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该市瞄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四海揽才”工程,并逐年加大人才选调和定向培养力度,引进、培养了一大批高精专和紧缺人才。

三是抓质量提升,让职业教育更“有为”。充分发挥地域产业优势,加强产学研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该市充分利用专业园区优势,构建“职业教育+产业链”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学校建立“现代学徒制教学”“订单式培养”等合作模式,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生态。目前,临湘职业中专拥有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和管理三大特色品牌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与临湘市浮标协会协作,定向培养电商人才,助力浮标企业做大线上销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临湘市湘北汽贸城合作建设汽车产教基地,打造湖南省首屈一指的特色专业;物流服务和管理专业与中非工贸园对接,利用企业优势多形式、多途径地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不仅延伸了产、教、研链条,还增强了职业学校的专业实力。

四是抓创业就业,让职业教育更“有效”。精准推行市场与学校对口发展,企业与学校供需对接,努力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即走上岗位”。近年来,该市职教毕业学生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在90%以上,在就业环境和待遇保障的跟踪回访中,毕业生反馈满意度达到85%以上。同时,深入开展创业就业“春风行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扶业助业优势,近年来,每年定向培训汽车驾驶员、栽培工、养殖工、家政服务员、保育员、育婴师、浮标工等达1500余人次。目前,已有22人成为农村种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参训学员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余家,在推动市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群众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阵地作用。

据王文华介绍,临湘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两所。其中,临湘市职业中专是由临湘市政府主办的一所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湘北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民办职业学校。

临湘市职业中专成立于全国职业教育刚起步的1983年,经过近30年发展,目前已成为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培训和社会化技能培训于一体的职业院校。临湘市职业中专现有在籍中职类和成教类学生5000余人,年度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和社会化技能培训4000人次。中职教育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与服务、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幼儿保育、学前教育、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电器维修等9个专业共43个班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特色专业,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示范专业(点)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省级精品专业、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在历届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学生技能大赛中都获得过较好的成绩。该校还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合作开办了“3+2”模式学前教育大专班。成人教育类专、本科开设有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等22个专业。学校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级德育先进单位、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省级文明学校。临湘市职业中专办学40年来,为推进临湘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城区面积不断扩容,临湘市职业中专现址已位处城市中心地段。目前,学校校园面积难以扩展,复杂的周边环境更是严重制约了学校实施湖南省职业教育达标工程和湖南省双优中职学校创建工作。为此,临湘市委、市政府积极向上争资争项,2021年,成功获批欧佩克基金贷款5000万美元。

王文华多次实地调研、专题研究职业中专整体搬迁工作。经多方听取意见,反复分析论证,最终选定紧邻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优质地块。新校区占地面积19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办学规模4000人,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

当谈到临湘市职业教育的远景规划和定位时,王文华满怀信心地说:“迁建后的临湘市职业中专将凭借高标准的定位、高品位的校园、高水平的教师、高质量的专业,努力创建高职专科院校,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提供充足的产业技能人才保障。”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由临湘市电视台提供)

2022-07-20 湖南临湘市委书记王文华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求把最好的地段给教育,把最优的环境给学生,启动临湘市职业中专整体搬迁,大力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构建“职业教育+产业链”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即走上岗位”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0868.htm 1 厚植教育情怀 书写责任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