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良明 王新月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是近年来四川省推出的重大基础性改革之一。自“两项改革”实施以来,面对乡镇执法力量不足、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宏仁镇统筹现有资源,通过“部门再集合、乡镇再集中、管理再集成、力量再集聚”的方式,重建一支执法队伍、重织一张信息网络、重构一个执法中枢,圆满解答了乡镇执法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难题,成功实现了由过去“看得见、管不好”到现在“看得见、管得住、治得好”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和能级。
宏仁镇“三个一”综合执法改革走在四川省前列,得到四川省委编办的肯定。今年5月,绵阳市委编办下发文件,将宏仁镇改革经验在全市推广。
重建一支执法队伍
宏仁镇地处梓潼县城近郊,行政区划调整后,下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9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76.2平方公里,总人口20,866人,随着经济体量、人口数量、幅员面积成倍增加,管理难度加大。
针对问题的焦点,宏仁镇探索整合现有资源,将执法职能相近、内容相似、方式相同的执法队伍进行“物理整合”,然后再将各要素进行“化学融合”,有效解决了多头管理、协调不畅等问题。
重划综合执法“责任田”。聚焦基层执法权力不清、职责不明问题,结合乡镇实际,对行政执法事项进行分类,厘清权力来源和分布领域,制定完善乡镇行政执法权力清单和执法事项“口袋书”,确保执法有据可依。
把准综合执法“风向标”。聚焦基层执法力量分散、执法交叉问题,全面整合乡镇农业、环保、水利等领域执法力量,按照行业领域、发生频次进行分类。在发生频率高的自然资源、村镇建设、涉农事务和生态环境方面,组建若干专业执法小组;在发生频率低的教体、民政等方面,灵活设置综合执法小组,提高执法实效。
打造综合执法“生力军”。赋予乡镇灵活用人自主权,将县级职能部门派驻乡镇的执法人员交由乡镇统筹,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
宏仁镇组建了“乡镇+县级部门”共50人的执法队伍,其中镇本级执法人员19人,派驻执法人员5人,县级综合行政执法联络员26人,并将人员对应编入自然资源和村镇建设、涉农事务和生态环保、交通运输和应急管理、社会事务综合等4个专业执法小组。
重织一张信息网络
长期以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存在案源线索发现不及时、处理时间过长等弊端。在综合执法改革中,宏仁镇着力创新案源收集方式,完善案源管理机制。
注重上下联动,绘制案源“合力图”。依托乡镇、县级部门、村社三方力量,构建“乡镇干部+县级执法人员+村社网格员”的线索采集新模式,将262名村社干部、网格员统一纳入执法队伍管理,有效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线索发现不及时等问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案源线索信息网。
坚持多路并进,建立案源“工具箱”。完善镇、村(社区)、组(小区)三级联动案源收集网格体系,不断拓展群众参与渠道。通过设置信访举报信箱、举报电话、违法线索“随手拍”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促使违法信息“能发现、早发现、无死角”。2021年,该镇共收集各类违法线索485条。
“以前生活垃圾乱倒,车辆乱停乱放,不晓得给哪个部门反映,现在有综合执法队伍,举报方式多样化,反映问题就方便多了。”石台村7组村民张顺福说。
突出分类处置,提升案源“驱动力”。将收集的案源线索分为以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为主的“主动型”和以上级反馈问题和群众举报线索为主的“反馈型”,针对不同类型,缩短办理时限,提升办理效率。距离宏仁镇最偏远的红星村党委书记杨大明深有感触:“以前群众有问题是逐级上报,由于专业不对口,很多问题最后不了了之。如今一支队伍管执法,随叫随到,问题解决及时,矛盾也不激化。”
重构一个执法中枢
针对多头执法效率低,宏仁镇加强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突出一个中枢统调度,提升执法效率。
做优五大功能,把好执法“方向盘”。赋予执法办“信息归集研判、统一调度指挥、规范案件处置、加强普法教育和强化执法培训”等五大功能,强化“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处置”,推动普法融于执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突出统筹运转,明确执法“指挥棒”。由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分管执法办,镇分管负责人兼任执法办主任,所有案源线索均交由执法办负责进行归集研判,统筹执法力量调度及派件等,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
坚持双联互动,打好执法“组合拳”。摒弃以往“管”字当头、以罚代教的处罚思想,采取“理论学习+实战训练”方式,变被动处罚为主动宣传, 将普法教育贯穿于执法全过程。“事前”着重于教育引导,把违法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事中”主要推动普法融于执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事后”按季度开展“普法教育讲堂”,对当季行政处罚对象进行普法教育。
宏仁镇党委书记黄兴说,综合执法的目的不是开展了多少次执法、处罚了多少人、罚多少款,而是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基层治理效能理念,以“加强普法教育”和“强化执法培训”两种形式,突出对群众的普法和对执法队伍的执法培训,努力实现基层群众违规违法事项“源头减量”“源头治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在宏仁镇宣传栏上有这样一组数据:相较于2020年,2021年社会事务违法事项减少5件,基层治理和应急管理违法事项减少7件,涉农事务违法事项减少31件,村镇建设违法事项减少12件,自然资源和规划违法事项减少5件,生态环境违法事项减少8件,交通运输违法事项减少4件。这组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该镇“三个一”综合执法改革取得的治理实效,为乡村振兴和梓潼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营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