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新元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在确保信息安全基础上,有序扩大电子证照应用。消息发布后,股市率先作出反应,相关概念股应声上涨,部分个股迅速冲击涨停。
春江水暖鸭先知。股市的快速反应,是市场对电子证照普及前景信心的写照。
所谓电子证照,是指由各单位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类证照、证明、批文等结果信息的数据文件,比如电子版的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等。
扩大电子证照应用,对相关概念股来说无疑是利好的。但是,这一政策的推广,其积极意义却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很多地方、很多领域都在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更多政务服务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电子证照扩大应用范围不仅省去群众证件携带保管的烦恼,便于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便利市场交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扩大电子证照应用范围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企业来说,普及应用电子证照,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增强创业和发展动力。同时,对政府来说,则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的迫切需要。
以数字政府来推动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推动政府服务效率的提升。电子证照要想真正发挥实效,至关重要的是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互通互认。这就为各地、各部门的政府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各地、各部门不能“只扫门前雪”,还要与平级部门、上下级间搭建沟通、协作的桥梁,将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落到实处。
电子证照扩大应用的步伐正在加快。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北京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20余个应用场景累计调用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超过7400万次,居全国首位。
根据今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今年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电子证照制发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和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互通互认。
在不远的将来,相信人们就会摆脱携带各种证件的烦恼,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方便地查询身份证、驾驶证、学历证、学位证、结婚证等各种证件,做到“一机在手,走遍天下”。
当然,推广先进技术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目前的现实是,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有使用智能手机不便的情况,虽然这部分人群总体数量不多,但是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也要得到重视。有关文件明确,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加强实体证照服务保障,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需求。所以,有了这样的规定,这部分特殊人群的需求得到了关照,对电子证照的推广也不会造成障碍。
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电子证照应用的领域将逐步拓宽,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便捷,市场主体的活力将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将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