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对任性改地名说不

□ 明 慧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不随意更改老地名。此举赢得大众一致叫好。

老地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历史,是文化,是安放乡愁的载体。小到村落街巷,大到行政区划,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着与之相关的传说、典故、人物、佳肴、建筑……这些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称谓,记录着朝代更迭和政权变迁,记录着金戈铁马和大漠孤烟,也记录着社会风情和世间百态。远方的游子说起家乡的老地名,传递出的是抵达心底的一缕眷恋不舍,是一种深深的向往。生活在其中的人说起家乡则是一种依附一种安心,是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误入桃花源,撞见的是人们那种怡然自得之乐。

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很多老地名,那这个地区对外宣传肯定大书特书它的历史文化如何渊博云云。如果没有老地名,那这个地区也大多会“掘地三尺”,看看能不能挖出点啥和历史文化“沾点亲带点故”。比如,之前西南好几个地方争抢“夜郎”这个名字,就暴露出了没有文化的哗众取宠。

前些年,各地层出不穷的改名运动一波又一波,一些老地名纷纷被团灭不说,还把名字改得面目全非。改地名的原因无非两种,一种因行政区划的调整而修改,比如,撤县设区、撤县设市。还有一种是出于招商引资和推广旅游的目的,为吸引游客,一些地名被以自然景区、名胜古迹来重新命名。

急功近利的改名行为引发了大众的不满。最令人唏嘘的无疑是徽州更名黄山市,至今仍被诟病。这个承载着安徽省一半名字的地方,承载着徽商、徽剧、徽菜、徽墨、徽派理学、徽派建筑的地方,说没就没了,这些“徽”字招牌也失去了独特的地理依存。如今,再去探访胡雪岩故居,寻访李宗媚足迹,仿佛去了一个和徽州不相干的地方。

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外国月亮比中国月亮圆”的心态。于是,跟风改成洋名也成了一股潮流。有很多网友吐槽洋名之多之乱: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维也纳”办事,晚上在“曼哈顿”吃饭逛街,不出城也能“周游世界”……如此的随意,如此的任性令人震惊和无语。其实,这是对自己的文化极度不自信的表现。

而改地名成本之高更令人咋舌。因为城市一旦更名,各单位名称、铭牌、印章都要更换,各种证件也要重新制作。不仅如此,全国交通通信中的相关航站、台站名称都要随之更改,全国各地出版的涉及该地名称的地图也要修改重印。这些必然增加一大笔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成本,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据媒体报道,以西部某县为例测算,更名之后,单是换印章牌匾,一个县就可能花掉上百万元。而一个地级市的更名成本,可能达到几千万元甚至接近1亿元。

老地名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必须慎重以待。

为规范老地名使用,此前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提出,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要求处理不规范地名标准。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要求,地方政府需遏制不合理的改名冲动,不规范、不标准、不适宜、不精准的地名需进行规范或更改。而此次中央深改委提出“不随意更改老地名”更是指明老地名使用的方向,既有对当地历史和现状的尊重,也蕴含了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保持地名相对稳定的导向。

2022-07-0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0436.htm 1 对任性改地名说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