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 南
稳经济,出“实招”。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从加大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力度、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大力度保就业、扩大有效投资等八个方面出台48项措施,落实落细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在纾困解难方面,福建将加快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落实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五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设立第七期100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
在保就业方面,实施保就业税费支持政策,对脱贫人口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以及企业招录上述人员,可顶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限额标准,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所得税。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加快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福建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实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依法依规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好政策是及时雨,落地见效、打通“最后一米”是关键。6月6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说,今年以来,福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稳增长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出多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系列政策措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保持安定稳定。
据张文洋介绍,在去年12月底,福建省政府印发实施全省2022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本地区本领域“开门红”工作方案,并在稳投资、促生产、保用工、促消费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开门红”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推动了福建经济运行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企稳回升态势。一季度,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多数好于年度预期,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今年3月中下旬,福建部分地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福建省委、省政府为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出台纾困解难33条措施,并对疫情影响较重的泉州、宁德地区出台专项政策,省各有关单位从财税金融、产业发展、扩大内需、外贸外资、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助企纾困政策举措,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1月~4月,福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尽管受疫情影响,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仍快于全国、好于预期,分别比全国高4.4个、4.3个、5.2个百分点,在全国位次仍保持前列,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