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明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在一次又一次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不断取得胜利。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高位流行,作为14亿人口大国更应保持清醒思路、沉着谨慎应对,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争取早日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
科学认识和深刻理解“动态清零”的重大意义
“动态清零”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全链条精准防控阶段后,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基于病毒演化变异传播趋势、我国基本国情等客观实际,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提出的科学可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总方针,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最佳选择。
一是坚持“动态清零”,是应对新冠病毒频繁演化变异的需要。全球新冠肺炎病毒从阿尔法变异病毒到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已经历了五代。当前全球传播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以BA.1和BA.2亚型为主,同时也出现了BA.4和BA.5亚型以及XL、XE等多种重组病毒。病毒在快速传播中变异速度更快、传播更隐匿、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早期放开躺平的国家客观上为病毒变异提供了温床,法国、美国多有反复感染不同毒株的病例出现,且叠加基础疾病的住院率和重症率高。
二是坚持“动态清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宗旨。坚持“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要求坚持生命第一、健康优先、兜底保障、公平至上。
三是坚持“动态清零”,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选择。作为14亿人口大国,我国拥有2.67亿老年人和2.6亿慢性病人,一旦放松防疫,传播代际间隔只有2.83天、传播系数达到9.5的奥密克戎病毒将快速俘获亿万易感脆弱人群。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区域间人口集聚程度不均、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北上广深等7个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超千万,人口密度和流动性极大,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不论城乡,一旦发生疫情社会面传播,必然出现感染人数快速增长、医疗资源严重挤兑、生产生活全面受阻。实施常态化防控,避免社会面传播,是大国防疫的理性选择。
我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
我国具备“动态清零”的基础和条件,也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经过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我国形成了有效的组织体系、广泛的民意基础和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实现“动态清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动态清零”奠定了坚实组织保障。我们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统筹兼顾,调动各方力量,凝聚多方智慧,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反弹的底线。从武汉到上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国实力和组织担当是抗疫胜利的根本底气。面对上海疫情复杂严峻的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快速组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上海工作组驻扎指导,调集近5万名医务工作者和核酸检测力量驰援上海,协调周边省份紧急筹措近6万间异地隔离房,组织多个省区市采购各类民生物资源源不断直供上海,为更快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提供了根本前提。
二是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动态清零”凝聚了深厚的民意基础。我们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挑战,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接种疫苗,配合流调溯源与管控安排,参与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共同铸就了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一次次成功遏制病毒的反扑。截至5月12日,已有超过12.5亿人全程接种疫苗,占全国总人口的88.9%。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人数近2.2亿人,占老年人口的81.9%。每个中国人都在为“动态清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历次聚集性规模性疫情的成功处置为“动态清零”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下,全国上下处变不惊,不断梳理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持续增强防控策略的科学性。针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快、隐匿性强的特点,以变制变、以快制快,及时修订诊疗方案和核酸检测指南,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健全区域快速联动反应;针对输入性风险高发特点,强化“人物环境同防”,完善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机制;针对部分地区疫情防控举措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等情况,努力提升疫情防控手段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是保持国际领先的疫苗检测药物等为“动态清零”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抗疫、科技抗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要效率,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力量不断丰富抗疫“武器库”。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最早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实现了5条疫苗技术路线临床试验全覆盖,国产奥密克戎株灭活疫苗全球率先获批进入临床,疫苗研发进度保持在国际第一方阵;发布世界首个新冠病毒检测国际标准,单日近5700万管的核酸检测能力全球领先;研发出多款小分子新冠特效药,诊疗救治方案持续完善且得到各国普遍认可;中医药“三药三方”走向全球,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
“动态清零”为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坚持“动态清零”,我国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正常的生产生活,以最小经济社会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
一是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动态清零”,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成功控制疫情的国家,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民众生产生活持续保持正常,感染率、病亡率全球最低,遥遥领先于美欧等西方国家。截至2022年5月16日,不含港澳台在内,我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85.3万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5214例,感染率和死亡率分别约为60.4/10万和0.4/10万,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109和1/198,仅为美国的1/419和1/771,仅为日本的1/110和1/60。
二是为我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坚持“动态清零”,就是与病毒赛跑,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条,为中国经济创造安全平稳的发展环境,是综合经济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在“动态清零”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双双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大关,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18%,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两年平均增长5.1%,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今年受新一轮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我国在压力中坚定前行,加快实施一系列稳主体、稳市场的政策措施,各项政策靠前发力,为产业链供应链恢复按下“加速键”,预计正常的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很快回归正常轨道。
三是最大限度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坚持“动态清零”,我国不断更新防疫策略实现精准施策,面对新发生的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力求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代价控制住突发疫情。事实证明,不断优化防疫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有利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在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我们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从常态化防控探索阶段到全方位综合防控阶段,我们不断将疫情传播的周期从2个~3个潜伏期压缩到1个潜伏期甚至更短时间。即使面对吉林、上海的大规模疫情,通过提速聚焦、动态清零,也迎来疫情稳中向好、加快收尾阶段。只有实施“动态清零”,避免疫情社会面扩散,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尽快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实现追求生命健康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统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