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上门服务,园区又从办证、设计、投产等各个环节给予帮助,营商环境很好。”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木乐镇服装工业园区内,一家新材料企业的董事长孙晓俭说,园区内的各项服务与帮助让他感到十分满意。
近年来,贵港市在各工业园区内,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党建工作站,以“园区管委会服务企业生产、社区服务职工群众生活”的功能定位,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园一体、融合发展”管理模式。推行社区与园区领导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明确由社区大党委具体负责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的统筹管理。建立统一管理平台,实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办公,采取重点建、引导建、联合建等方式扩大园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构建县(区)、社区(园区)、企业、驻地单位四方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和治理协商机制,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园区发展、企业党建工作、职工群众生活难题等进行研究,协同解决困难。
如今,在港南区新塘工业园和滨江工业园热火朝天地建设中,总能看见港南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每天奔走所联系企业项目,积极开展现场办公服务,与项目业主齐心协力解决水、电、路等难题,目前已解决搬迁、临时用电、土地平整等问题65个。
同时,按照厂区相邻、产业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网格,探索实施“1+N”网格服务模式,即1个园区管委会干部服务网格内的N家企业,1名社区干部网格内的服务N家企业员工以及联系网格内(联合)企业党组织,定期召开园区、社区治理问题分析会,研究解决各网格收集的重难点问题,形成事在“网中办”,问题“环里解”。并依托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台,设置多功能展示区、商务办公区、健身休闲区、党建综合展厅“三区一厅”四个区域,打造集“办事服务、学习教育、展示交流、娱乐休闲”等一体活动阵地。完善社区与园区联动服务机制,以组团式、定点式、跟踪式等方式开展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进一步增强党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据悉,贵港市通过推行“社园一体化”社会治理新模式,不仅盘活了园区、社区的党建资源和行政资源,促进了产业、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共享,也有力地推动了园区治理水平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贵港市园区规模以工业企业达547家,实现工业产值1180亿元,在建项目274个,完成投资140亿元。
(龚成钰 何邦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