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邢成敏报道 近日,记者从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获悉,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亮点纷呈,多项工作创全国第一。
2020年9月,中央空管委办公室批复《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实施方案》,湖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
去年以来,湖南在法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低空空域划设方案编制、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机制创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通用机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建成全国首个可服务全省的A类飞行服务站。在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的指导下,湖南建成长沙飞行服务站并投入使用,为全国第一个可服务全省的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了湖南省通航综合服务平台,签订全国第一个由军地民三方共同签订的空管协调试运行保障协议,2021年11月已开始在长沙、娄底、益阳、株洲、岳阳等地提供服务,下一步将逐步扩大至全省。
发布全国第一个省级专题低空航图。在民航局空管局的指导下,湖南收集了全省12个通用机场的原始资料,并结合本省空域划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整理形成了全省低空目视空域和低空目视航线的原始资料,目前已在全国目视飞行航图中发布《湖南专题低空航图》,并通过“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信息服务平台”在线发布。
制订全国第一个低空目视飞行规则。湖南正在抓紧编制《湖南省低空目视飞行规则》,这是全国第一个低空飞行规则类文件,有助于湖南更好地完成《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实施方案》提出的“实现基于规则的低空目视自主飞行”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