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贤祝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十个方面的举措,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恢复发展。
我国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企业数量近5000万户,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95%以上。中小微企业具有量大面广体弱的特征,抗风险能力差。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疫情多发等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明显增加,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4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3,连续3个月下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调查显示,81%的企业反映增亏/减盈,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57%的企业反映当月流动资金减少,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受疫情不断冲击,广大中小微企业犹如久旱之地,急需政策甘霖持续精准滴灌。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形成“1+2”长短政策“组合拳”。在此基础上,《若干措施》此时出台,政策力度进一步加码。
《若干措施》瞄准中小微企业正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从财税、金融角度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补贴、减费进一步为企业降本减负,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千方百计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存活下来,“留得青山有柴烧”,这是保市场主体和稳增长的重要前提。
工信部正在推动“一起益企”服务行动和以“纾困解难、助力发展”为主题的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再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万家左右。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5月10日,共有10,371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计划全年新增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梳理发现,去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且仍在有效期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有30多项,各地出台政策文件50多个,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工作作出重要决策部署,释放出一系列重磅信号。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共同行动,推出实招硬招,汇聚起保市场主体和稳增长的强大力量,相信广大中小微企业一定能度过困难期,负重前行、企稳回升。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