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广丙
“一次性出口茶叶340吨,价值约2000万元……”日前,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名优绿茶”搭乘中欧班列,从成都铁路港出发,开启了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跨国之旅。此举不仅实现了该县茶叶出口“零”的突破,而且刷新了全省高端绿茶批次出口量新纪录。
近年来,丹棱县创新“两山”转化模式,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动优势农业产业引进来、走出去,围绕四川省“5+1”特色产业川果、川茶发力,抓培育、建标准、创品牌,探索特色农业循环发展新路径,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丹棱县特色农产品晚熟柑橘、茶叶销售再创新高。其中,柑橘销售达22.9万吨,产值22.9亿元;鲜茶产量5470吨,产值2.245亿元。五年来,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8:1改善到1.68:1,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
改革创新
擦亮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五月的巴蜀大地,绿意盎然、红红火火。走进丹棱县齐乐镇丹橙果业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到处呈现出繁荣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象。
齐乐镇是西部地区典型的丘陵乡镇,村民们曾经守着光秃秃的山丘一筹莫展,如今在丹橙果业的带领下,村民们奏响了走特色农业致富的凯歌。
“占地10万亩,覆盖10个村社、4万户村民,丹橙果业基地以保持农业领先性为目标,创新推动不知火、大雅柑、爱媛、春见等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量质双提升。”四川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波说,为探索山区丘区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丹橙公司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优势,一方面,依托科技赋能,设立专家大院,推动本土专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打造晚熟柑橘培育基地;另一方面,通过邀请知名品牌平台、客商等到丹棱品鉴、选购柑橘、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并每年到一线城市推介、宣传丹棱特色农业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品牌核心竞争力。
“‘丹棱桔橙’5次跻身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丹棱县有关负责人说,为保持特色农业领先优势,促进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丹棱县大力深化与中柑所、川农大等院校合作,建成专家大院、科技小院,汇聚专家人才50余人,持续推动选育大雅柑、金乐柑、夏雅柑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晚熟杂柑新品种,为晚熟柑橘装上“中国芯”。
为进一步擦亮特色农业“金字招牌”,近年来,丹棱县大力发展以不知火等晚熟柑橘为主的果桑茶林特色产业51万亩,其中水果产业面积24万亩,水果主要种类为柑橘、李子、桃子、葡萄、猕猴桃、枇杷等,形成了全域“一盘棋“差异化发展新格局。2021年,全县柑橘18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突破30亿元。
如今,丹棱县正厚植绿色低碳发展优势,以消费市场为主导,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运作模式,推动建成以名优毛峰茶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5000余亩,打造茶叶出口备案基地1100亩等,持续为做强绿色产业地域品牌凝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绿色转化
发力市场“最后一公里”
“果小酒”“粒粒阳光”“威兰特12O青梅酒”等产品摆满了商场、超市……近日,在四川各地的大型超市里,一款威兰特食品生产的“果酒”一上市就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
“因受疫情影响,公司采用多渠道共进发展策略,正把销售主战场从上海等区域向西部地区转移,并新增加10万个销售终端,已成功辐射线下伊藤、红旗、家乐福等各大知名商超门店,线上成功入驻淘宝天猫、京东、微店、抖音等平台。”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伟说,为加速特色农产品转化,公司聚焦“特色农业+”发力,以“做全球最好喝的果酒”为使命,以“成为一家最懂年轻人的消费科技公司”为愿景,打造引领健康消费新时尚的前沿科技企业。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打造茶产品,带动万年村、三河村、峨山村等3个高山村11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为持续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找到了新路径。”四川老峨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尚勤说,公司与四川农产品出口联盟茶叶专委会建立了多元合作,致力开发出口茶、高端茶,不断增加采茶量,推动茶农亩产增收2000元以上。
“随着茶叶由内销转外销、桔橙类果酒的研发生产,丹棱县特色农业转化的大门越开越大。”丹棱县有关负责人说,为加速“两山”转化通道建设,丹棱县正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围绕“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强化“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不断为产业转型提质蓄势聚力。
如今,丹棱县已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企业(业主)300余家,以果酒深加工为引领,瞄准打通市场“最后一公里”发力,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赋能聚力,加快融入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全域融合
打造共同富裕“丹棱样板”
“小楼整齐排列,休闲场所、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入驻率超过90%。”在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新村,刚入住新居的村民们笑逐颜开、幸福满满。
“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村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奔头。”龙鹄村党支部书记罗朝运说,为破解乡村发展瓶颈,助力乡村振兴,丹棱县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村集体抱团发展新路径,齐乐镇龙鹄村、梅湾村、龙滩社区、红石村4村共同发起,组建眉山市枝叶情水果专业合作社,建立以“党组织+合作社+科技服务团队+社员”的模式,着力破解村集体发展难题。同时,围绕“一村一品”战略,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呈现齐头并进、同频共振的新景象。
“为推动农文旅全域融合,丹棱县包装推出国家乡村公园PPP项目,通过整合老峨后山、龙鹄山、黄金峡等三大景区,构建了鲜明的丹棱国家乡村公园IP形象,有力提升了丹棱县县域农文旅品牌形象。”丹棱县有关负责人说,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丹棱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大雅文化旅游资源,以建设国家乡村公园为统揽,实施全域景区化连片提升,为加快推动城乡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丹棱县正充分利用“山、水、禅、茶”等元素,积极开发研学度假、禅修体验、野外拓展等系列旅游产品,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集群集聚,加速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不断为推动西部丘区山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树立标杆、凝聚动能。